画卷

“善作善成”系列纪录片第四集:城美治兴

一座城市的运转,如同一个生命体的律动。街道上的车水马龙,社区里的欢声笑语,都是城市的血液和细胞。以人为本,推动治理现代化,才能让城市“生命体”更显健康、更具活力。天津,九河下梢、渤海之滨,一曲人城共荣的幸福乐章悠然奏响。数智赋能治理效能提升,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稳步前行;商业载体焕新,老旧小区“变身”,口袋公园添绿;基层治理落于细微,善治安居新图景生动涌现……城美治兴的和谐画卷,在津沽大地愈绘愈美。策

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青岛打造“最美青导”导游服务品牌

文旅发展反映一座城市的品味和气质,是城市向外递出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于山海之城青岛而言,大自然的馈赠让这座城市的文旅产业充满浪漫因素,而一位位优秀的导游对于提升岛城城市形象、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正愈发凸显。2023年12月26日下午,“最美青导”导游大赛决赛在青岛顺利举办。现场首支“最美青导”导游队伍以及“最美青导”导游服务标识LOGO发布。可见,眼下的青岛正在全力以赴探索文旅产业高质

贵州梵净山:春日云海雾凇如画卷

2月18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云海雾凇景观。  正值雨水节气,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受连续低温降雨天气影响,出现云海雾凇景观,云海翻涌,玉树琼花,宛如一幅幅水墨画卷。  新华网发(李鹤 摄)2月18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云海雾凇景观。新华网发(李鹤 摄)2月18日,游客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游览。新华网发(李鹤 摄)2月18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云海

“年货经济”热潮涌动 “烟火气”升腾绘就生动节日画卷

央视网消息:临近春节,挂灯笼、贴春联、买年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寄托着人们对新春的美好愿望。在广西南宁市上海路年货交易市场里人头攒动,各式各样的春联、糖果及装饰挂件摆满各个摊位,市场里弥漫着浓厚的年味。丰富多样的春联、大红灯笼、年味装饰挂件摆放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带着对新春的期许,络绎不绝的消费者前来挑选心仪的“年货”。记者了解到,在南宁,眼下市场里的各类节日商品价格平稳,较往年同期没有太大差别。春节

铁路风景:漫评|旅游列车适老化 绘就银发族幸福旅途画卷

欢乐的视频拍起来,非遗庖汤宴吃起来,嘹亮的歌声唱起来……春节期间,从陕西西安发车的“丝路号”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上,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列车车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许多老年人有时间、有闲钱,游历大好河山成为他们度过退休时光的一种新潮流,而铁路部门适时推出银发专列,不仅解决老年人出行不便的难题,也是一种探索服务升级的新模式。以需求为轴,银发专列开出满满安全感。银

喜迎藏历新年 民族团结绘就多彩画卷

随着藏历新年的到来,拉萨这座城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亲朋好友。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民族团结家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跨越民族界限,共同庆祝这一藏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青稞酒、切玛、卡赛、德卡……家中除了琳琅满目的食物外,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的温暖场景更为藏历新年增添了别样的热闹氛围。 欢度藏历新年:这里的热情温暖人心雪域高原的心脏地带——拉萨,最近格外热闹。走在熙熙攘

湖北咸宁:以检察之力绘就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新画卷

极目新闻通讯员 明文钊咸宁,坐拥“一江一山两湖两河”全域山水生态格局、“南山北湖”“绿环抱城”城市空间形态和12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被誉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2024年以来,湖北省咸宁市检察机关通过打好助力流域综合治理“组合拳”、办好流域治理检察“精品案”、搭好流域治理“朋友圈”,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以检察之为共绘咸宁生态之美。打好助力流域综合治理“组合拳”洋都河发源于通山县黄沙铺镇,流经郑家

经济日报评论员: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基础。去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迎难而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以志愿之名,共绘和谐画卷

随手捡起的一片垃圾,耐心为他人的一次指路,带给居民的一次暖心服务...这些点滴小事总会汇聚成一股温暖人心的强大暖流,以强大的活力,滋润着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始终温暖而坚定,以无私的姿态,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带来生机与希望。每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够激发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每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近年来,郧西县局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积

光伏助农 绿色发展

光伏助农 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4日第 12 版)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建造“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上层光伏发电,下层用来种植中药材、旱粮、水果等,不但没有额外占用土地,还助力农民增收。当地供电公司全程服务,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图为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山下村,一块块光伏电板立在田间。光伏板下的中草药刚刚完成采摘,蓝天白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