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储能设备在上海超级工厂成功下线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1万台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年产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可满足约13,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图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吸引媒体关注报道。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制造产能爆发,产能过剩严重? | 储能大战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中国新型储能的新增需求或将成为全球增量上的最大变数。图片来源:界面新闻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各种储能方式。与风光等新能源形成高度互补、以风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催生了新型储能的发展。近年来,新型储能各项技术不断创新并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储能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侧的强制配储政策得以在全国范围快速推广,储能应用端市场空间急剧扩张,由此,新型储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特斯拉:高效发展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希望储能工厂带来产业链聚集 特斯拉希望通过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在上海落地生根。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这是特斯拉的新起点,也是上海的里程碑。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3年4月9日签约落地上海临港,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2024年5月23日工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美国再次发生大型储能电站火灾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锂电池储能电站1月16日发生严重火灾,再度为储能行业敲响安全警钟。此次发生火灾的是位于该州莫斯兰丁(Moss Landing)的储能电站项目,由美国最大的发电公司之一瑞致达(Vistra)投资。LG新能源1月19日向界面新闻确认,该公司是莫斯兰丁储能电站项目的储能电池供应商之一。LG新能源同时称,该储能电站项目起火原因尚未确定,待火灾控制后将第一时间启动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AI赋能材料科学研究: “一针治疗”让锂电池突破现有寿命极限 中新网上海2月13日电(记者 陈静)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接受“一针注射治疗”就能够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圈-2000圈提升到12000圈-60000圈……在中国学者们的努力下,这成为现实。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研究中心彭慧胜/高悦团队的研究成果,13日在《自然》(Nature)主刊上发表。团队提出打破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中新网上海2月11日电(张亨伟 谢梦圆)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在投产仪式上,特斯拉公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中国学者首次将光电极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 中新网合肥2月2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学者近日通过研究实现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稳定制氢,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上述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首个!特斯拉,又一大动作! 今天,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举行投产仪式,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步入了新阶段。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开始建设,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工厂投产后,在今年一季度就开始产能爬坡,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相当于1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打造创新医疗器械全球品牌,晶捷科技高品质产品获海内外客户点赞 近日,南京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这一认证是对其卓越创新力的权威肯定,更意味着在行业寒冬中,公司凭借创新力开辟出差异化道路并赢得市场认可,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潜力。南京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全球知名电化学科学家(公司创始人秦玉博士、科学顾问Dr.Eric Bakker)领衔研发,汇聚了国内外化学、材料、电子、软件、机械、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公司与南京大学、日内瓦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中国学者首次将光电极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 中新网合肥2月2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学者近日通过研究实现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稳定制氢,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上述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