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吴清: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章表示,下一步,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持续推动“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落实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和适配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上市公司

中央财办韩文秀: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月24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科技,要害是种子。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不少,科研人员也很多,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但是创新协同还不够,研发方面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等。同时,要推动实

【社论】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深意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在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方面,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有何深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江苏发展得如何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江苏是农业大省,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当前,江苏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如何?田间地头“新”意盎然无人机施肥打药、病虫害物联网监测、北斗导航激光平地……春耕备耕时节,江苏大地上,一个个颇具科技感的农业设备“驰骋”沃野,一派现代化农业景象扑面而来。农业生产数字

江西南昌:制造业提档加速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南昌2月24日电 (卢梦梦 鄢飞飞)早春时节,走进位于江西南昌临空经济区(空港新城)事务中心的江西汇恒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机器声轰鸣不断,工人们正熟练地组装着各类设备。“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超3500万元,全部要在5月份之前交货。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的员工全员在岗,加班加点地投入工作,所有生产线均满负荷运转。”江西汇恒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磊介绍。作为专门从事医疗器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哪些改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过去一年,是我国连续迎来的第21个丰收年。春耕时节,科技“焕”新。从南到北,智能化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穿梭不停,智能化大棚育苗播种机全速运转,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地农户科学开展生产,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让我们跟随AI一起感受万象“耕”新↓↓↓制作:骆琳颖 倪雯冰 校对:李伊璐中新AI实验室出品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人民网、中国政府

刘永好:用新质生产力武装传统农牧业

2月17日,新春以来的首个重要经济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举行。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是发言的6位民企代表之一。刘永好告诉三里河,这些年,民营企业进步了,也成长了。新希望要融入国家大战略,用新质生产力武装传统农牧业。不畏难、更不躺平,继续努力拼搏“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组织这么高规格的一个专门讨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座谈会,本身就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和关心。”刘永好说,这让民营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股火了,这些领域成焦点

中新经纬2月24日电 (付健青 张澍楠)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24日,农业股大涨。一号文件释放新信号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再次聚焦“三农”。“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章篇幅最长。其中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

中央一号文件关键词“上新” 首提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多重要?

央视网消息: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向社会公布。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亮点?来看专家解读。专家介绍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继续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在布局结构上有新调整,重点强调了“两个持续”“四个着力”。“两个持续”分别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

投资向“新”产业“升级” 多地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

近期,贵州、四川、浙江等多地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记者梳理地方项目情况发现,多地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数量多、投资大、占比高,特别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亮点突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力新领域新赛道。近日,四川省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涉及重大项目2956个,总投资11318亿元,均为近年之最,其中创新及产业发展类项目共1341个,总投资6332亿元,占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