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

分步式机收助力贵港市港南区"甜蜜"事业更高效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1日电 (黄颖 黄麟淞 陆锦婷)2024/2025年榨季,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创新思路、明确方向,补齐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工作,积极推广高效糖料蔗高效机收新模式,为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日,位于港南区瓦塘镇的凯艺种养家庭农场内,一台甘蔗分步式机收除杂设备正开足马力作业。随着“隆隆”声响,剥叶、切段、装载等工序紧密衔接,原本需要多人协作的工序,如今只需1名机手

广西象州:春耕“警”相随 助农护农一肩挑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1日电(罗强 左珂瑜)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为确保春耕的有序开展,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公安机关深入田间地头,排查矛盾纠纷,科技赋能助农春耕,拧紧农资安全阀,构建起一张全面覆盖、多层次交织的护航春耕“安全防护网”。矛盾化解“前哨站”,织密和谐春耕“调解网”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素有“桂中粮仓”之称,其特产以甘蔗、大米、砂糖橘等特色农产品为主。春耕期间,雨水较多,低洼地区容易出现因田

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广西崇左建成

中新网崇左2月23日电 2月22日,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益兴糖料蔗基地建成。据悉,崇左作为全国糖料蔗主产区、中国“糖都”,依托中粮集团,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团队,采用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为蔗糖生产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眼下,在智慧农场500亩核心示范基地里,新种植的糖料蔗正发芽生长,通过智能监控生成的数据将为下一步管理提供参考。益兴糖料蔗

湖南南县千亩甘蔗迎丰收,“新农人”直播销全国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眼下,湖南益阳市南县的千亩甘蔗迎来丰收。蔗农们在田地里收甘蔗、开直播,忙得不亦乐乎。在南县港口村的甘蔗基地里,一根根甘蔗笔直挺立,空气中满是甘蔗香甜的气息。蔗田里大家忙着砍蔗、剥叶、捆绑、搬运装车。蔗田旁的直播间也十分热闹,近年来,南县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加入直播卖货行列,将家乡的特产卖到了全国。目前南县港口村甘蔗种植总面积超1100亩,预估亩均产值达16000元,带动

端稳“糖罐子” 强县又富民(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正值甘蔗收获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上堂村,连片的甘蔗地一眼望不到边。拿起一段甘蔗,伸手一摸,感觉表面像涂了胶水般黏糊。“我们今年种的是广西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高糖品种‘桂糖44号’,含糖量达18%。”59岁的蔗农武启惠说。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武宣县是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在广西来宾市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2024/2025年榨季甘蔗砍收工作刚刚结束。砍收期间,分步式机收、联合机收割等模式在基地里“大显身手”,高效助力甘蔗收割。看着省力又省心的甘蔗管收,种植户莫崇虚喜不自禁。农机开进田间地头收割甘蔗(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

万象“耕”新 春潮涌动沃野间

春回大地,全国春耕备耕工作由南向北梯次展开。智能化大棚里育苗、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特派员下乡……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春潮涌动沃野间。科技育苗:产业提质增效在贵州省思南县周寨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温室大棚精准控温技术让红薯种苗20天出苗、60天移栽,较传统方式提前三周完成栽种。贵州省思南县周寨村红薯育苗基地技术员王蓉说,“相比较来说,这个薯种更能适应我们本地的气候、土壤,产量更高,抗病

中缅边境芒信通道1月货运量同比增长35.8%创新高

中新网普洱2月1日电 (钟润林)据勐康边检站芒信分站2月1日发布,1月,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芒信通道进出口货物达13.91万吨,同比增长35.8%,创历史新高。孟连县位于中国西南,辖区内的芒信通道是普洱市与缅甸之间的6个通道之一。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是甘蔗榨季,缅甸种植的大量甘蔗通过该通道销往中国。1月27日,民警对通关货物进行检查。钟润林 摄 “近期甘蔗榨季与春运

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广西崇左建成

中新网崇左2月23日电(记者 杨陈)2月22日,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益兴糖料蔗基地建成。据悉,崇左作为全国糖料蔗主产区、中国“糖都”,依托中粮集团,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团队,采用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为蔗糖生产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眼下,在智慧农场500亩核心示范基地里,新种植的糖料蔗正发芽生长,通过智能监控生成的数据将为下一步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