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

家人围坐 年味氤氲

春节将至,又到了一年里“家味儿”最浓的时候。《天天副刊》专栏版在一个220人的读者微信群里,发布了小小一则征文,十天中就收到了百余篇投稿,“家的味道”于是在至情至性的词句间升腾。由于版面有限,这里仅撷取了其中五篇来稿,更多“美味”,会陆续见于北京青年报客户端的人文频道。岁月洪流间,总有一缕家的味道让我们平静。一箪食,一瓢饮,处处氤氲着亲情眷恋。此生至爱的家,用多少文字书写都不够。佳节将近,祝每一个

活鸡、猪肉、甘蔗……今天你家娃带了啥回家?

南宁市各中小学1月20日起正式开始放寒假了!1月17日,南宁部分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散学典礼,有的学校送上公鸡、鸽子、猪肉、甘蔗、大葱、西红柿等特殊奖励,有的学校为本学期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为本学期的校园学习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散学典礼奖励形式多样1月17日,南宁市云景路小学举行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散学典礼。为了表扬同学们一学期的努力,有的班级送上了公鸡、鸽子、猪肉、甘蔗、大葱、西红

一根甘蔗的N种可能——云南产糖大县耿马甘蔗综合利用观察

新华社昆明2月10日电 题:一根甘蔗的N种可能——云南产糖大县耿马甘蔗综合利用观察新华社记者严勇一根甘蔗,除了用来吃和榨糖,还能做啥?谜底揭开前,先看一组数据对比:原本由蔗渣制成的浆板每吨产值仅为3000多元,如今加工成代塑产品,每吨产值提高到上万元,最高可达数万元。没错,甘蔗榨糖后产生的蔗渣能变废为宝,制成代塑产品,比如可降解餐饮盒。云南产糖大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糖达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百色市“新农人”掀起科技春耕备耕热潮

中新网百色2月26日电 题:广西百色市“新农人”掀起科技春耕备耕热潮作者 韦莲香春耕时节,广西百色市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科技范儿”:无人机调运种子化肥、撒肥播种,无人驾驶甘蔗种植机一体化播种,智能导航系统实时规划路径……随着数字化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一批掌握智能装备的“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图为无人机调运种子化肥。韦莲香 摄 无人机培训成合作社“必修课”“遵守法律法规、注意禁飞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