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

让民生温暖充盈在生活的细微处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让民生温暖充盈在生活的细微处新华社记者姜琳、黄垚连日来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一份份新年“民生清单”备受关注。与往年相比,记者发现,各地列出的重点民生事越来越实、越来越具体。从加装中小学教室空调、午休椅,到新增小区充电桩、智慧洗车站;从设置老年用餐点、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到增加24小时开放公厕、平价商店;从设置“生育友好岗”,到免费为0至6岁儿童筛查孤独症、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政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什么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需要怎样的开放合作?人民日报经济宣传融媒体品牌栏目“高质量发展故事汇”2025年第1期即将推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为您解读。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对于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

【理响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 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打破城乡二元壁垒,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服务。笔者认为,我们要找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求是》杂志编辑部雄安新区奋跃而上、施工正酣;粤港澳大湾区大桥高架、高铁飞驰;北部湾畔机械轰鸣、塔吊林立;各地商圈流光溢彩、人流如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重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实现。过去的2024年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202

一见·为何这件事,“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从2014年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到多个重要场合阐明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重视,不言而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