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两新”带动中国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于2024年启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即“两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记者10日从中国国家发改委获悉,去年“两新”政策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与此同时,“两新”政策在2024年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形成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两新”政策,如何再添一把火? “新电梯坐着比原来更稳当了!”不久前,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延静东里小区两部历经风雨的老电梯终于“退休”。居民王大爷今年八十岁了,他一天天盼着,新电梯终于装好,“有了新电梯,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是“两新”政策的重要一环,亦是政策落地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新年换新梯,生活更安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各地累计开工更新(住宅)电梯3.3万台,其中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原标题: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坚定信心 把握大势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冰雪游、文旅游持续升温,智能家电销量一路走高,直播电商、即时零售顺势增长,网上网下,新型消费节节攀升;贵州算力和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浙江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内陆沿海,新动能加快成长……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保持宏观调控力度。去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广东:加强全省产业基金统筹布局 研究新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广东:加强全省产业基金统筹布局 研究新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财联社2月5日电,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强化财政金融保障。多渠道统筹资金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加强全省产业基金统筹布局,优化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用好用足现有省市各类产业引导基金,研究新设立政府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中国1月社融增量7.06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7.71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上海市长龚正: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确保全年重大工程投资2400亿元以上 【上海市长龚正: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确保全年重大工程投资2400亿元以上】财联社1月22日电,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实施、储备一批“两重”建设项目,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力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全年重大工程投资2400亿元以上。(新华社)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