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式特写:冬去春来,生生不息 2月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新网哈尔滨2月14日电 题:闭幕式特写:冬去春来,生生不息中新网记者 岳川八十位“春姑娘”以翩跹之姿描绘出草长莺飞的景象,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式在春意中开启,最后的欢聚由此拉开序幕。从开幕式的“守冬”,到闭幕式的“望春”,冬去春来,生生不息。在科技的辅助下,中国传统纹样“丁香如意纹”出现在舞台中央。哈尔滨市花丁香盛开,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特写|在沙特,看机器狗炫舞 新华社利雅得2月21日电 特写|在沙特,看机器狗炫舞新华社记者李若琳 尹炣 冷瑞洁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媒体科技展“未来媒体展”19日至21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在各种前沿技术与创新媒体体验展示中,一只来自中国企业的机器狗以其灵动的舞姿吸引了众多目光。交叉跳、倒立、旋转、跳跃……围绕在它周围的观众不断爆发出欢呼声与赞叹声,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精彩时刻,久久不愿离去。“这只狗太智能了!我要把这段视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特写:跨越山海,雪域雏鹰遇上香江少年 中新社香港2月18日电 题:跨越山海,雪域雏鹰遇上香江少年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我现在很紧张,也迫不及待想见到他们,切磋球技,也交个朋友。”2月18日傍晚,前往香港西沙GO PARK球场的大巴上,远道而来的西藏自治区雪域雏鹰队(简称“雪域雏鹰队”)队员普布扎西面对中新社记者的镜头有些青涩地笑道。他口中所指是香港东方体育会足球队U16队(简称“香港东方U16队”)。这日晚间,他们将在赛场上初次相遇,进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十个勤天演唱会舞美抄袭五月天?主办方否认:愿接受法律判定 一是以不断变换的长方形简约线框呈现立体纵深的舞台效果,最终定格为白屏加艺人剪影。二是以多块大小不一的屏幕呈现艺人的五官特写。三是舞台主屏幕出现两只手拉勾/交握的互动。有网友认为,两者相似度十分明显。也有网友认为,诸如五官特写的元素在很多艺人演唱会都曾使用过,不能以此定义为抄袭。随后,十个勤天演唱会官方微博账号“种下一个未来2024”发布声明,否认抄袭。“经和导演组及舞美创作团队认真仔细求证,本次演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新华全媒+|特写:下届再见,冰雪大世界! 历经68天的璀璨,走过一整个冰雪季的浪漫,在眷恋与不舍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月26日与游客告别。白天晶莹剔透、壮阔恢弘,夜晚五彩斑斓、流转生辉,整个园区美轮美奂。每天下午四五点,是游客入园的高峰期,也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既能捕捉夕阳下冰的质感,又能见证灯光点亮的梦幻瞬间。这是2月25日拍摄的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这光线柔和,再多拍一张!”闭园前,哈尔滨市民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新华全媒+|特写:一粒种子的春天 新华社长沙2月28日电 题:特写:一粒种子的春天新华社记者周勉2月28日,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终于放晴了。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欧江岔村,大片翻耕完毕的土地静候着春耕的到来。“90后”种粮大户段誉开着叉车,忙着把刚刚送到的一批种子转运到仓库里。这批种子是经过多年试验、精心对比筛选出来的“优等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几年前将欧江岔村作为全省众多科研基地之一,开展了包括“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新华全媒+|特写:海拔4350米,板房里的藏历新年 “呀,我吃到了羊毛!”中国交建路桥建设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建伟开心地说。来自河北的他,第一次在西藏农家过藏历新年,第一次品尝传统的食物“古突”。“吃到羊毛,代表着你这个人性格像绵羊一样好。”32岁的男主人阿旺次仁笑着解释。2月27日,藏历腊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古突”夜。根据西藏过年习俗,这一晚家家户户都会做“古突”。阿旺次仁家的“古突”是一种藏式面粥,粥里有牛肉、羊肉、人参果等九种食材。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新华全媒+|特写:海拔4350米,板房里的藏历新年 “呀,我吃到了羊毛!”中国交建路桥建设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建伟开心地说。来自河北的他,第一次在西藏农家过藏历新年,第一次品尝传统的食物“古突”。“吃到羊毛,代表着你这个人性格像绵羊一样好。”32岁的男主人阿旺次仁笑着解释。2月27日,藏历腊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古突”夜。根据西藏过年习俗,这一晚家家户户都会做“古突”。阿旺次仁家的“古突”是一种藏式面粥,粥里有牛肉、羊肉、人参果等九种食材。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特写:澳门“土地诞”里的文化传承 新华社澳门3月1日电 题:澳门“土地诞”里的文化传承新华社记者齐菲、刘刚、李寒芳初来澳门的人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大小商铺门前一角多数安放有一个小小的神龛。其内不仅奉有香烛,还恭敬摆放着各式祭品,从鲜花果品到饼干、可乐、红酒等不一而足。从龛内供奉的“门口土地财神”牌位可知,这是澳门民间传承已久的土地信俗。澳门街坊相信,土地公可以护佑风调雨顺、家宅平安、财运亨通,是最接地气的神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特写:中国罕见病患者记录“蝴蝶宝贝”故事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特写:中国罕见病患者记录“蝴蝶宝贝”故事新华社记者黄泽晨、王奕涵、赵家淞布满水疱的手缓缓托起摄像机,微微蜷曲的食指艰难触碰录制键,37岁的王子超正为新一期“蝴蝶宝贝”纪录片开机。除了资深自媒体人,这位特殊的记录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全球发病率仅百万分之十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因为患者的皮肤如蝶翼般脆弱,任何摩擦、撕扯甚至轻轻拥抱,都有可能让他们受伤,这种基因缺陷导致的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