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各自然保护地发现20种新物种 近日,第六届“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广东自然保护地探秘”主会场活动在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广东各自然保护地发现的20种新物种名单,其中植物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种,蜘蛛新种2种,虾1种,说明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场所。现场发布20种新物种名单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东,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众多自然保护地犹如串起的绿色宝石,为人们勾勒出众多休憩、游乐、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36万平方公里!我国科研人员完成全球最大尺度雪豹种群调查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草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全面深入的雪豹种群数量系统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有11万余平方公里为雪豹潜在适宜栖息地,栖息地内雪豹种群平均密度约为每100平方公里0.9只,其种群数量约为1002只。该调查证实了进行大尺度濒危物种数量估算的可行性,为雪豹这一珍稀物种的全球保护工作提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近120只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河北衡水湖越冬 1月17日,记者从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获悉,工作人员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冬季鸟类监测时,接到摄影爱好者张学锋拍摄、提供的影像资料——近120只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湖区集体越冬。作者:邹尚伯、张学锋、徐鹏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时隔8年,日本再次将朱鹮归还中国! 日本环境省于 10 月 24 日宣布,将把新潟县佐渡市出生的 16 只朱鹮归还给中国。这一举措,犹如一座连接中日两国的生态桥梁,承载着希望与友好。中国方面将于 10 月 29 日访日,在佐渡市的朱鹮交流会馆举行庄重的交接签署仪式,而 31日这些珍贵的朱鹮将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这是自 2016 年以来,时隔8年再次进行的朱鹮归还活动,意义非凡。根据中日双方的备忘录,日方从中国提供的朱鹮所繁育的后代中 体育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头皮发麻!携带活体蚂蚁入境,深圳海关当场查获 近日莲塘海关查获旅客行李物品藏匿走私活体蚂蚁11只当日,莲塘海关关员在对进境旅客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旅客在进入海关监管区时神色紧张,随即进行拦截查验。经检查,关员在1个装有奶粉的奶粉罐内发现藏有1个用保鲜膜包裹的密封袋,密封袋内装有11支透明塑料管,每支管内装有1只活体蚂蚁。后经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鉴定,上述活体蚂蚁分别为黑头弓背蚁3只、短结牛蚁3只、巴氏弓背蚁2只、钴蓝牛蚁1只、多毛牛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饲养蛇、蜥蜴等异宠成为新潮,暗藏法律、生态风险 北京市朝阳区某花鸟市场人头攒动,一些被精心打造、造景别出心裁的玻璃缸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在争先恐后地参观、挑选里面的猪鼻蛇、树蛙、鬃狮蜥、寄居蟹、竹节虫……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在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双重变革的浪潮下,宠物市场开启多元化发展的新篇,异宠(指猫、狗、鸟、观赏鱼等传统宠物之外的另类宠物)这股新兴潮流涌入大众视野,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动物”。潮流背后,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全国共布设样地16400个!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建成 据生态环境部1月10日消息,为加快构建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设置方案》,在全国共布设16400个样地,基本实现县级行政单元全覆盖,补齐地面生态质量监测短板。结合已布设的171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建成。据悉,样地作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监测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兼顾鸟类等其他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为遥感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