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贵州监测记录到近300种陆生野生动物影像

2024年9月,在贵州梵净山,红外相机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及其幼崽。(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供图)新华社贵阳3月2日电(记者李黔渝、杨焱彬)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经初步统计,自2024年3月启动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至今,已累计记录到298种野生动物影像,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为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摸清资源底数,掌握资源动态变

近120只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河北衡水湖越冬

1月17日,记者从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获悉,工作人员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冬季鸟类监测时,接到摄影爱好者张学锋拍摄、提供的影像资料——近120只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湖区集体越冬。作者:邹尚伯、张学锋、徐鹏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分别发表在菌物学权威期刊《菌物检索》和《植物分类》。△双孢小蘑菇双孢小蘑菇为小蘑菇属真菌,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子实体普遍较小,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因此被研究和认知较晚,属内物种近半个多世纪才被集

新物种取名“苏轼”,网友“贴脸开大”!命名者回应争议......

2月12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在其官微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其中,“苏轼无爪蜉”成为名单上的第一个新物种。据该文介绍,元丰五年,苏东坡在游览长江北段的赤壁矶后写下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千古绝句。千年之后的2024年,一个蜉蝣新物种于长江北段被发现。为了纪念这场跨越千年的缘分,该物种被命名为“苏轼无爪蜉”。评委会认为:“苏轼无爪蜉的发现,不仅在昆虫

大陆动物园最后一只云豹“干干”去世

1月21日晚,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发布通告,沉痛宣告云豹“干干”因年老体衰、胰腺坏死、心肺衰竭,于2025年1月19日6:05永远离开了大家,享年17岁。据重庆动物园介绍,云豹“干干”是大陆动物园唯一的云豹,很多游客都想一睹它的芳容,但由于它是偏夜行性动物,又特别爱睡觉,所以白天经常见不到它。因此在很多游客心里,它是一个特别神秘的存在。云豹“干干”。图源:重庆动物园重庆动物园还发布了《15年温暖相伴

警惕“异宠”入侵!海关截获世界最毒蛙

近日,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在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活体蛙类、蜘蛛等动物,其中的蛙类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而这些毒蛙还有可能被作为宠物饲养。当时,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对入境航班旅客开展监管过程中,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随身行李机检图像异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五科一级主办 董斌:这个人神情非常紧张,走路的姿势包括面部表情都与其他正常旅客不一样。再结合CT机图像,审图判断他携带的物品里面有问

又有新物种!系贵州境内首次发现

据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消息,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新物种——魏氏纤树蛙(Gracixalus weii)。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的生物多样性,对研究两栖动物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该新物种隶属无尾目树蛙科纤树蛙属,是贵州省境内首次发现的纤树蛙属物种。该树蛙的种加词“weii”是为了向贵阳学院魏刚教授致敬而命名,以此彰显他对贵州两栖动物系统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分别发表在菌物学权威期刊《菌物检索》和《植物分类》。双孢小蘑菇双孢小蘑菇为小蘑菇属真菌,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子实体普遍较小,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因此被研究和认知较晚,属内物种近半个多世纪才被集中

饲养蛇、蜥蜴等异宠成为新潮,暗藏法律、生态风险

北京市朝阳区某花鸟市场人头攒动,一些被精心打造、造景别出心裁的玻璃缸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在争先恐后地参观、挑选里面的猪鼻蛇、树蛙、鬃狮蜥、寄居蟹、竹节虫……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在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双重变革的浪潮下,宠物市场开启多元化发展的新篇,异宠(指猫、狗、鸟、观赏鱼等传统宠物之外的另类宠物)这股新兴潮流涌入大众视野,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动物”。潮流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