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菏泽商会参加天津市12家地市级友好共建商会“会”聚津南资源对接大会

大众网记者 刘亚 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2月22日,“聚合力 凝商智 赢未来”天津市12家地市级友好共建商会齐聚津南资源对接大会暨新春团拜会盛大举行。天津市山东菏泽商会会长石志刚参加会议并推介菏泽。大会播放了天津市菏泽商会宣传片,石志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大会的“我为家乡代言”环节,石志刚和商会联席会其他

会场内外共答“题”|提振消费,从老百姓关心的事做起

以旧换新展区,汽车、家电区格外热闹。这是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2025山东迎新春消费季”活动现场。济南市民王先生一直想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他转了一圈发现,节前买更划算。汽车厂家置换补贴、阶段性的保险补贴等,算下来最高能享3万元的补贴。王先生当场拍板,节前把车换了,过年开着回老家!钱是省了不少,可他还有个顾虑——“听说买了新能源车的人有续航焦虑,头疼的是跑高速在服务区排队充电,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府东街丨从牡丹、汉服到工笔画,菏泽何以“出海”又“出圈”?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此文是第104篇。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在新时代发展的温润东风中,菏泽牡丹带着盛唐风姿,不断向世人再现“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从出圈出彩到出海,菏泽牡丹始终以文化符号与经济引擎的双重身份,掀起一场跨越千年的“出海”浪潮;借助全球“汉服热”,菏泽市曹县牡丹汉服乘风出海,以产业繁荣带动文化推广;

牡丹区怎样卖爆牡丹花?

山东菏泽牡丹市场迎来销量高峰牡丹区怎样卖爆牡丹花?花苞略带红晕、萼片层层叠叠……在山东菏泽牡丹区的温室大棚中,牡丹正茁壮生长。“我家4个大棚1.5万多株牡丹,春节期间都卖光了。现在又种上了第二批,正月底就能出棚。”花农李海中话音刚落,手机又响了,“嘿,太忙了,客户又来电话了。”“最近,我们的牡丹市场迎来销量高峰,同比增长1/3。”菏泽市花木协会会长孙文起介绍。牡丹区以牡丹冠名,也是重要的牡丹生产、

春节遇上“国色天香” 看看年宵花里的“中式美学”

春节临近年宵花又该出场“扮靓”客厅了在今年的年宵花中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走红“国色天香”具象化了!花开富贵!想养牡丹的心达到了巅峰要说哪种年宵花是新年“气氛担当”牡丹可以说是榜上有名近日深受网友喜爱的牡丹元素走红网络很多网友纷纷晒出自己买的牡丹花“恰逢春节,买两盆牡丹放家里,看着都喜庆。”承载美好寓意的牡丹成为不少家庭年货清单上的新宠以前倍受中老年花友青睐的牡丹花如今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用“中式美学

山东移动5G赋能,让菏泽牡丹“移”路生花

曹州牡丹甲天下,花开盛世冠群芳。提及牡丹,人们往往会想到“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如今,菏泽观赏牡丹涵盖9大色系、10大花型,品种多达 1308 个,培育的新品种数量更是占据国内总量的80%。菏泽以牡丹为“媒”,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推动牡丹种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贸、牡丹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放大“牡丹效应”,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蝶变”。山东移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技术优势,借助新质生产

节日里的中国|郓城剪纸、书画“出国”贺新春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李牧 苏亚 郓城报道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蛇贺岁”迎新春庆祝活动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行。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副校长扎波特金娜、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博物馆中心主任巴卡诺娃、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外事处处长特拉菲莫娃等嘉宾出席活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儿童班学员家长、人文大学中文专业师生、留俄中国学生、中国签证中心俄罗斯工作人员、莫斯科中国文化爱好者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