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秋代表:以画笔勾勒美丽乡村画卷 中新网济南3月2日电 题:徐凤秋代表:以画笔勾勒美丽乡村画卷作者 周艺伟从一名农家妇女到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笔牡丹画传承人,从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到全国人大代表……30余年来,鲁西书画院院长徐凤秋凭借对工笔牡丹画的热爱与执着,用画笔勾勒出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从艺30余年的徐凤秋,先后师从刘昌杰、黄恩涛等著名画家,主攻工笔花鸟画,酷暑寒冬,终年不辍,绘画功底日渐深厚。徐凤秋在山东省巨野县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赏牡丹花开 品地标美食!菏泽7个菜品入选国家级特色地标美食名录 大众网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3月1日,菏泽市精品旅游促进会、菏泽市饭店协会联合召开菏泽地标美食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日前,中国饭店协会分别授予菏泽佳合酒店的菜品“菏泽真国色牡丹宴”和“菏泽真国色甲鱼宴”为“中国名宴”,“菏泽金牌甲鱼捞面”“菏泽砂锅碟鱼头”为“中国名菜”,“菏泽牡丹鲜花饼”“菏泽牡丹鲜花月饼”为“中国名点”,“菏泽水晶包”为“中华名吃”,这7个菜品均被评为“菏泽地标美食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府东街丨从牡丹、汉服到工笔画,菏泽何以“出海”又“出圈”?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此文是第104篇。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在新时代发展的温润东风中,菏泽牡丹带着盛唐风姿,不断向世人再现“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从出圈出彩到出海,菏泽牡丹始终以文化符号与经济引擎的双重身份,掀起一场跨越千年的“出海”浪潮;借助全球“汉服热”,菏泽市曹县牡丹汉服乘风出海,以产业繁荣带动文化推广;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总书记两会上的这句话 这句话,王晖工工整整记在“民情日记”封面上,也记在心里。牡丹社区,建成超40年,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年人比例超40%。王晖记忆犹新:2017年冬天,到任第三天,刚推开办公室门,手套还没摘,20多名住户一拥而上。“屋里冷得要穿两件棉袄”“饺子端上桌很快就凉了”……群众围着倒苦水,王晖一一记下,手酸了,心也揪起来。暖气不暖,寒了人心,不少人搬走了。抄水表的来了,三成住户敲不开门。为啥会这样?社区干部有苦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定陶:“吒梦花裳”牡丹主题汉服秀亮相俄罗斯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在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在俄罗斯上映之际,经菏泽市委宣传部指导,定陶区委宣传部联合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下诺夫哥罗德中国留学生会在下诺市大型购物中心ТЦ Океанис盛大举办“吒梦花裳”牡丹主题汉服秀。活动现场,来自下诺市的青少年模特学校的同学们和下诺市的中国留学生身着菏泽制作的汉制、唐制、明制等六朝汉服、旗袍,手持牡丹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一万棵新品种+明、清代牡丹王即将苏醒!今年菏泽牡丹园景区新亮点抢先看! 2025菏泽牡丹节会日益临近,2月26日,记者从曹州百花园、曹州牡丹园等景区获悉,目前大田牡丹已开始跳蕾,各景区开始进行整枝拿芽、修剪绿植、修缮设施等牡丹节会前期准备工作。“目前一些早期牡丹品种开始跳蕾,我们正在整枝拿芽,进行田间管理。”2月26日上午,曹州百花园内一片忙碌景象,牡丹专家孙文海正在带领工人对牡丹、绿植进行修剪。“自去年冬天以来,我市气温较高,利于牡丹生长,天香、迎春、丹顶鹤、蓝蝴蝶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承包一整个春天!2025临沂限定追花攻略! -2025-春日追花指南2025,临沂赏花地图揭秘春日·限定春信已至花开不远临沂的春日限定色卡正在加载中……感/受/春/意早春的信使蜡梅捎来春日第一缕幽香各个公园的迎春花点亮了枝头的一抹明媚接下来的临沂将迎来“一万次”春和景明花都什么时候开?去哪赏?请收好这份「临沂春日追花指南」01、迎春花、连翘最先登场的是星星点点的迎春、连翘花艳丽黄色的小花在初春的浅色画面上分明点缀路旁,湖边常会有它们的身影向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二月二,菏泽“龙”气十足,腾飞正当时! 大众网记者 南祥伟 菏泽报道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菏泽也如一条巨龙般昂首腾飞,展现出蓬勃的气象。牡丹花海蓄势待放,复工复产热火朝天,街头巷尾车水马龙,招聘市场活力四射……每一处都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仿佛巨龙跃动,直冲云霄,菏泽在新的一年里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篇章!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经济日报》同日两次聚焦菏泽:特色产业与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 大众网记者 王佳 菏泽报道2月25日,《经济日报》第2版和第8版分别刊发了《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画出乡村好图景》和《携手共护母亲河》两篇文章。两则重磅报道一天之内同登《经济日报》,巨野工笔牡丹画以丹青妙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东明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让“母亲河”焕发新颜,这不仅彰显了菏泽在特色产业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双突破,也折射出这座鲁西南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正获得外界的持续聚焦。看特色产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媒”好菏泽|一天两次登上《经济日报》,聚焦这两件事!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2月25日讯2月25日,《经济日报》2版和8版两次聚焦菏泽,刊登《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画出乡村好图景》《携手共护母亲河》两篇文章。《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画出乡村好图景》通过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聚焦“农民书画产业发展”,点赞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携手共护母亲河》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点赞东明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富民强县之路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