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古偶”转型要超越精致(看台人语)

《国色芳华》以“牡丹”为主要意象,将盛唐气象与情感叙事相互交织。古偶剧不缺少俊男美女的阵容,稀缺的是对历史细微处的躬勤考究。作品通过剧情将数十种牡丹一一展现,结合对扇艺、刺绣、唐妆等传统技艺的细腻刻画,以考究的服化道与电影级光影构图,凸显盛唐的华美风韵,在精致美学与历史叙事间找到平衡。牡丹培育与商业经营的情节,既展现了唐代的“重商”背景,也突破了传统的“宅斗”题材中被动的“香草美人”符号。遗憾的是

破次元!哪吒与牡丹共舞,菏泽巨野工笔画新作惊艳亮相

当扎着丸子头、戴着乾坤圈的哪吒现身菏泽牡丹花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2月19日,两幅满纸中国风的巨野工笔牡丹画创作完成,菏泽牡丹“携手”国漫哪吒,演绎中国浪漫。“我这幅作品长68厘米、宽45厘米,画的主体是哪吒和牡丹。”2月19日,中国美协会员、巨野县书画院副院长侯福常说。2月13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突破百亿票房大关,创下了中国影史的多个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巨野

菏泽牡丹文化亮相保加利亚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近日,保加利亚索非亚举办春节联谊会。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杨天、保加利亚教育和科学部国际合作司高级专家安格尔·阿波斯托洛夫、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洪海等参加活动。活动现场,来自索非亚、维丁、旧扎戈拉等地的保加利亚友人,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中保民歌、诗朗诵、剑术、舞龙舞狮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当地民众呈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传递中保友谊。观众们沉浸于精彩演出中,现场

凌晨撬门偷走830元,第二天就被抓!

2月20日上午10时,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其经营的蛋糕门市,在凌晨4时,被人撬门进入偷走现金830元。接警后,值班民辅警迅速赶赴现场,全力展开侦破工作。通过对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和调取周边监控视频,发现案件是三名男子所为。民警根据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行动轨迹,经过追踪比对,锁定嫌疑人马某1、马某2和李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且发现三人已逃窜至淄博。办案民警立即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

菏泽商会参加天津市12家地市级友好共建商会“会”聚津南资源对接大会

大众网记者 刘亚 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2月22日,“聚合力 凝商智 赢未来”天津市12家地市级友好共建商会齐聚津南资源对接大会暨新春团拜会盛大举行。天津市山东菏泽商会会长石志刚参加会议并推介菏泽。大会播放了天津市菏泽商会宣传片,石志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大会的“我为家乡代言”环节,石志刚和商会联席会其他

菏泽市牡丹区“非遗+文创+旅游”激活发展新动能

2月1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面塑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第五代传承人李效普正在根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创作面塑作品“哪吒”。“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哪吒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李效普介绍,他还将菏泽牡丹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使面塑作品不仅具有哪吒的灵动与力量,更蕴含着牡丹的雍容华贵。近年来,牡丹区深入挖潜发掘非遗技艺,探索实施“非遗+

畅享齐风鲁韵 不妨来一趟菏泽

当人们谈论起齐鲁大地的风韵,总绕不开济南的泉、青岛的海、泰山的巍峨,却鲜有人将目光投向鲁西南的明珠——菏泽。这座被牡丹簇拥千年的城市,既有历史沉淀的厚重,亦有乡土人情的鲜活。若想读懂“好客山东”的另一种模样,不妨亲自来一趟菏泽,看牡丹花开,品人间烟火,感受这片土地的质朴与蓬勃。盛放的牡丹花来菏泽,徜徉牡丹花海若一生只来一次菏泽,那总要赶在四月天,看一场倾国倾城的牡丹花事。菏泽牡丹带着盛唐风姿,不吝

巨野工笔“画”出绿色产业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近日举行的“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精品展上,山东省巨野工笔牡丹画再次成为参观者争相“打卡”的亮点之一。对于如何推动下一步工作,巨野县书画院院长程军伟告诉记者:“与高校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加强沟通联系、畅通对接渠道,在书画人才培训、博士站提升、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AI和巨野工笔牡丹画大数据开发和应用、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增强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的吸附

菏泽牡丹落户河北唐山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通讯员 袁勇 李泽乾 菏泽报道2月24日,菏泽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防将首个省外“乡村振兴示范点暨牡丹联合种植基地”的牌子授予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耿家营村和河北锦弘基香草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标志着两地的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悉,唐山市开平区的“花海”是由煤炭老矿区改造而来的生态文旅项目,占地11平方公里。2024年成功种植700多亩、200多万棵菏泽牡丹后,进一步

“媒”好菏泽|一天两次登上《经济日报》,聚焦这两件事!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2月25日讯2月25日,《经济日报》2版和8版两次聚焦菏泽,刊登《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画出乡村好图景》《携手共护母亲河》两篇文章。《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画出乡村好图景》通过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聚焦“农民书画产业发展”,点赞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携手共护母亲河》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点赞东明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富民强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