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菏泽脸谱”·我在央媒看菏泽(102)|催花牡丹绽放“美丽经济”

编者按:“231”特色产业体系蓄能起势,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牡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电商产业异军突起……今天的菏泽,正以全新面貌,夯基垒台、蓄势聚能,迎接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历史性跨越。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菏泽脸谱——我在央媒看菏泽》系列集锦,每周集纳主流央媒宣传菏泽稿件,以央媒视角描绘新时代“菏泽脸谱”。第一百零二期:2025年1月13日—1月19日。大

提振消费,从老百姓关心的事做起

以旧换新展区,汽车、家电区格外热闹。这是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2025山东迎新春消费季”活动现场。济南市民王先生一直想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他转了一圈发现,节前买更划算。汽车厂家置换补贴、阶段性的保险补贴等,算下来最高能享3万元的补贴。王先生当场拍板,节前把车换了,过年开着回老家!钱是省了不少,可他还有个顾虑——“听说买了新能源车的人有续航焦虑,头疼的是跑高速在服务区排队充电,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会场内外共答“题”|提振消费,从老百姓关心的事做起

以旧换新展区,汽车、家电区格外热闹。这是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2025山东迎新春消费季”活动现场。济南市民王先生一直想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他转了一圈发现,节前买更划算。汽车厂家置换补贴、阶段性的保险补贴等,算下来最高能享3万元的补贴。王先生当场拍板,节前把车换了,过年开着回老家!钱是省了不少,可他还有个顾虑——“听说买了新能源车的人有续航焦虑,头疼的是跑高速在服务区排队充电,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新春走基层|催花牡丹“触网”热销传递春意

■编者按 又是一年新春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各行各业的齐鲁儿女牢记嘱托、勇于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齐鲁大地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新春走基层·探微山东发展脉动”全媒体报道,多路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百姓生产生活,用文字、视频、图片记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新进展、新面貌,生动呈现欣欣向荣、昂扬向上的美好景象。敬

《诺言》、郭有才与菏泽南站,曹州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

《诺言》、郭有才与菏泽南站,曹州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文/姜诗华去年春夏之交,淄博因为烧烤而火的一塌糊涂,就在同一时间,菏泽曾经有过一起天价凉皮事件,给人的感觉一边是天使,一边是魔鬼。不过,让人诧异的是,仅仅过去了一年,随着郭有才在菏泽南站翻唱《诺言》突然爆火,人们惊奇发现,这一次古老的曹州居然接住了这波天泼的福贵。菏泽,古称曹州,虽然国花牡丹加持,但大部分时间内,菏泽在山东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可以用

网友抢购杨紫同款,甄嬛还曾用它力挺皇后,《国色芳华》中的牡丹有多火?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新疆阿勒泰、云南大理……相继成为热门打卡地。近日,随着古装大戏《国色芳华》的热播,让山东菏泽也走进了大众视野。这部由杨紫、李现主演的电视剧中,大量牡丹元素深受网友喜爱,也带动了菏泽、洛阳等地牡丹销量增长。据@央视三农,据菏泽牡丹区牡丹产业协会介绍,因剧集热播,菏泽牡丹销量峰值今年提前3天到来,销量比往年同期增长1/3。已预售40万盆剧中2500株牡丹来自山东菏泽据灯塔专业版1

两座故宫的珍宝来成都武侯祠过年了:文物里的东方生活美学展开幕

1月24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礼蕴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里的东方生活美学展”在武侯祠启幕,展期将持续至6月11日。现场展出了清代宫廷用器、礼仪服饰、书画典籍等100余件(套)精品文物,其中62件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6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武侯祠博物馆自己的馆藏珍品一并展出。“金瓯永固”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乾隆款“金瓯永固”

新春走基层丨警灯闪烁,菏泽这支夜巡队守护万家灯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鹿青松农历大年初三,菏泽城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夜幕降临,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缤纷的色彩映衬着节日的祥和。晚上9点,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缓缓驶出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开始了当天的夜间巡逻任务。这是一辆国产MPV警车,车内配备了救生圈、防爆盾、腰叉等警用器械以及医疗急救用品。车上载着三名值班民辅警,他们将在辖区内展开不定路线的巡逻,确保辖区安全稳定。2022年5月份南城派

节日里的中国|郓城剪纸、书画“出国”贺新春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李牧 苏亚 郓城报道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蛇贺岁”迎新春庆祝活动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行。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副校长扎波特金娜、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博物馆中心主任巴卡诺娃、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外事处处长特拉菲莫娃等嘉宾出席活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儿童班学员家长、人文大学中文专业师生、留俄中国学生、中国签证中心俄罗斯工作人员、莫斯科中国文化爱好者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