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
2000米深海底建“空间站”,首个海陆结合大科学装置“冷泉装置”在广州开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2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通讯员 王鑫)今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为人类认识深海、利用深海提供科学支撑。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整体介绍。南海海洋所冷泉装置办供图“冷泉”是指海底
船舷距箱壁仅20公分!水下敦煌“南海一号”打捞时有多惊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 实习生 李雨鑫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在岁月的尘埃中探寻着人类的记忆与智慧。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在CCTV-9热播,讲述了六位考古学家非凡的考古故事。这六位考古学家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从22岁到60岁,孙键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十多年是和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一起度过的。这些
银河号事件翻版?丹麦军方扣留中国商船,我们还会重蹈当年覆辙吗
11月18日,波罗的海有两条海底通信电缆出现了断裂。这两条电缆分别连接瑞典和立陶宛以及芬兰与德国,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家立刻将其定性为一起刻意破坏事件,立刻展开了缜密调查。一番调查过后,丹麦将目光盯上了中国货轮“伊鹏-3”号,当局严重怀疑这艘货船与海底互联网电缆被切有关。当月20日,丹麦军方在未经查明的情况下对“伊鹏-3”号展开了监视,将其被迫停泊在瑞典与丹麦之间的凯特加特海峡。名义上是搁置,实则
“冷泉装置”在南沙启动建设
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哲 任燚 刘珊 通讯员/王鑫)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在广州南沙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建成后将为人类认识深海、利用深海提供科学支撑。冷泉装置是中国在深海科学与能源开发领域的重要战略项目,旨在推动海洋科研与资源利用技术的突破,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
原创 三大消息:中美关系一夜突变?普京拒绝出席;接二连三传来噩耗!
近期国际社会有三大消息备受关注。第一大消息:据新华社报道称,近期中国国家领导人于利马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中国国家领导人表示,过去4年里,中美关系尽管起伏不定,但双方也开展了对话与合作,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状态。双方团队经磋商确定了中美关系的部分指导原则,这是在双方共同推动下达成的,其目的在于让两国的对话与合作回归正轨。在这一过程中,中美恢复并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并且在外交、安全、经贸、财政、金融、
为深海资源绿色开发提供支撑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冷泉装置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互换”的设计思想,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面向冷泉生态系统的深海载人驻守型海底实验室与陆基保
Meta欲建全球最长海底光缆 连接五大洲总长5万公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8日报道,美国科技巨头Meta近日正式宣布名为“沃特沃思项目”(Project Waterworth)的全球海底光缆计划。Meta称,项目完工后将建成连接全球五大洲、总长5万公里的海底光缆,连接美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地,将是全球最长的海底光缆。据透露,该项目将采用更先进的海底光缆铺设技术,在近海浅水区的铺设将避免泊船下锚造成损坏等风险,而在深水
青岛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正式通气
11月28日,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正式实现通气运行。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项目总投资14.5亿元,自2021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于2022年12月完成主线建设。该管线总长72公里,其中陆地段约60公里,下穿胶州湾海底段约12公里,沿线地质及海域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罕见。管线自中石化东干线胶州分输站起,途经胶州市、城阳区,从女姑口大桥西入海,经镇平路调压站上岸后,与市区“三横四纵”次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