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苍穹与深蓝 我国前沿科技实现“硬核突围”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2月28日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相关论文2月28日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月背样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月球岩浆洋假说是月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假说。该假说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现为全月范围的岩浆海洋。而随着后期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岩浆洋假说受到质疑。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希腊圣托里尼岛附近地震频发,地质学家:地震模式不同寻常 近日,希腊圣托里尼岛附近持续发生地震,引发关注。据雅典国家天文台地球动力学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月8日0时至中午12时,圣托里尼岛附近又发生11次里氏4.0级及以上地震,最大震级4.9级。希腊地质学家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圣托里尼岛附近地震模式不同寻常,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帕帕尼古拉乌是希腊雅典大学地质学和地球环境科学荣休教授,曾担任希腊地质学会主席,欧洲地震预测和预防中心主席等职务。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为深海资源绿色开发提供支撑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冷泉装置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互换”的设计思想,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面向冷泉生态系统的深海载人驻守型海底实验室与陆基保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我国海陆结合大科学装置“冷泉装置”在广州启动建设 中新网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下称“冷泉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海底实验室分总体示意图。南海海洋所冷泉装置工程办 供图 冷泉是一种独特的深海生态系统。具体而言,是海底生物以冷泉渗出的甲烷、硫化氢等化学物质为能源,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启动建设 中新社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郭军 王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据悉,冷泉装置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中方出手后,4国终于认清形势,时隔1个月,中方收到一则好消息 据北青网消息,近期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提到了中国“伊鹏3号”事件的最新情况。毛宁称,中方邀请了德国、瑞典、芬兰以及丹麦共同参与,完成了联合事实性调查,并且向这些国家提供了相关资料与信息。毛宁还介绍说,“伊鹏3号”为了配合调查停航了较长时间。船东公司出于保障船员身心健康的考虑,在综合评估并与有关方面协商之后,作出了复航的决定。毛宁表示:“中方已经提前通报各个相关国家,中方也愿意继续与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青岛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正式通气 11月28日,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正式实现通气运行。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项目总投资14.5亿元,自2021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于2022年12月完成主线建设。该管线总长72公里,其中陆地段约60公里,下穿胶州湾海底段约12公里,沿线地质及海域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罕见。管线自中石化东干线胶州分输站起,途经胶州市、城阳区,从女姑口大桥西入海,经镇平路调压站上岸后,与市区“三横四纵”次高压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海底两千米、可支撑6人待30天!深海实验室开工建设 今天(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深海绿洲”研究装置长什么样?“冷泉”是指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质结构或压力变化驱动下,溢出海底进入海水的活动。而冷泉生态系统是指海洋生物利用海底冷泉渗出的化学物质为能源进行化能合成,发育成海底黑暗世界里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深海绿洲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逐梦苍穹与深蓝 我国前沿科技实现“硬核突围”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2月28日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相关论文2月28日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月背样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月球岩浆洋假说是月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假说。该假说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现为全月范围的岩浆海洋。而随着后期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岩浆洋假说受到质疑。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守护“海底草原”:SEE基金会携手多方探讨海草床保护与修复 新京报讯(记者秦冰)2月28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SEE基金会”)和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海草床生态保护与修复研讨会”在海南陵水召开。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中,50余位相关专业领域人士共聚一堂,就我国海草床资源、生态修复技术和海草床蓝碳等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交流了国内外海草床保护修复实践与经验等,以期推动我国海草床的保护与修复。日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