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

守护“海底草原”:SEE基金会携手多方探讨海草床保护与修复

新京报讯(记者秦冰)2月28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SEE基金会”)和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海草床生态保护与修复研讨会”在海南陵水召开。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中,50余位相关专业领域人士共聚一堂,就我国海草床资源、生态修复技术和海草床蓝碳等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交流了国内外海草床保护修复实践与经验等,以期推动我国海草床的保护与修复。日

逐梦苍穹与深蓝 我国前沿科技实现“硬核突围”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2月28日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相关论文2月28日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月背样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月球岩浆洋假说是月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假说。该假说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现为全月范围的岩浆海洋。而随着后期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岩浆洋假说受到质疑。

逐梦苍穹与深蓝 我国前沿科技实现“硬核突围”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2月28日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相关论文2月28日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月背样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月球岩浆洋假说是月球起源与演化的一个重要假说。该假说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现为全月范围的岩浆海洋。而随着后期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岩浆洋假说受到质疑。

为深海资源绿色开发提供支撑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冷泉装置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互换”的设计思想,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面向冷泉生态系统的深海载人驻守型海底实验室与陆基保

海底两千米、可支撑6人待30天!深海实验室开工建设

今天(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深海绿洲”研究装置长什么样?“冷泉”是指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质结构或压力变化驱动下,溢出海底进入海水的活动。而冷泉生态系统是指海洋生物利用海底冷泉渗出的化学物质为能源进行化能合成,发育成海底黑暗世界里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深海绿洲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8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该装置总耗资26.6亿元,由水面保障母船、海底实验室、保真模拟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其中,海底实验室长33米,内部由5个耐压球体串联而成,体积相当于3个中国空间站的大小,将是国际首个2000米级的坐底式深海载人驻留实验室。冷泉生态系统是指依靠海底可燃冰释放出来的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全面启动建设

(记者 闫东洁)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新闻通稿)2025年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在广州市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冷泉装置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互换"的设计思想,计划用5年的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启动建设

中新社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郭军 王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据悉,冷泉装置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采用“样地实验+陆地模拟,海陆协同、时空

我国海陆结合大科学装置“冷泉装置”在广州启动建设

中新网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下称“冷泉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项目包含“海底实验室分总体”“保真模拟分总体”“保障支撑分总体”三部分。海底实验室分总体示意图。南海海洋所冷泉装置工程办 供图 冷泉是一种独特的深海生态系统。具体而言,是海底生物以冷泉渗出的甲烷、硫化氢等化学物质为能源,

2000米深海底建“空间站”,首个海陆结合大科学装置“冷泉装置”在广州开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2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通讯员 王鑫)今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为人类认识深海、利用深海提供科学支撑。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整体介绍。南海海洋所冷泉装置办供图“冷泉”是指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