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

内蒙古:2025年要完成防沙治沙2000万亩以上

新京报讯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消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5年内蒙古将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全年要完成防沙治沙2000万亩以上,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沙140万亩以上,奋力夺取“三北”工程攻坚战新胜利。“三北”工程攻坚战不仅要速度和面积,更要质量和效果。2025年,内蒙古将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要重点推动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治沙林草

敦煌守护者的坚守与担当

对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的采访,是一场关于坚守与传承的对话。他用质朴的话语讲述着敦煌的故事,从防沙治沙到文物修复,从生态保护到民生关切,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采访中,汪万福说得最多的是“责任”二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不仅要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声,更要为民生福祉建言。他的建议总是经过深入调研,汇聚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字里行间满是对文化遗产和人民群众的敬畏和深情。马富春 来源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实干为要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伊始,各地坚持干字当头,以实干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在内蒙古,全区3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工期较往年提前了1周左右,预计在春耕前,部分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就能投入使用。今年,内蒙古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850万亩,打造主要作物单产提升示范区1000万亩、“吨粮田”1000万亩。紧盯关键环节、重大项目实施。新的一年,西藏将持续加强

甘肃民勤:“互联网+志愿者”创新大漠戈壁“织绿”路径

中新网兰州2月25日电 (马爱彬)23日清晨,巴丹吉林沙漠寒意未消。冷风中,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的植树工作。他们分工明确,铲土、扶苗、浇水,每个步骤都认真细致。“刷短视频时,我看到‘请到民勤种棵树’的号召,深受触动,立马加了种树群,随后坐高铁赶来,就想为治沙出份力。”来自北京的“00后”大学生张雨欣表示,她抓拍了很多同伴们种树的瞬间,随后会发布

内蒙古阿拉善: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

2月2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仪式在阿拉善右旗举行。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蔓延,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连续40多年在大漠戈壁植树造林种草,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已经在三大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形成“合围”之势。今年,阿拉善盟将补齐全面合龙的最后“缺口”,打通全线贯通的最后“断点”,用1856公里的防沙阻

干掉千年老沙漠,面积超8个韩国!中国治沙模式有多难复制?

据统计,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曾经高达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7.9%,简直触目惊心,可以想象得出这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漠不过,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民参与,成功将大量沙漠变回了绿洲,面积堪比8个韩国。想象一下,曾经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郁郁葱葱,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曾经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也已

中国荒漠化防治书写“绿色奇迹”(国际论坛)

中国取得的荒漠化防治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全球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福祉的巨大贡献2024年11月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是中国治沙的最新成就。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沙化土地封

原创 干掉千年老沙漠,面积超8个韩国!中国治沙模式有多难复制?

据统计,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曾经高达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7.9%,简直触目惊心,可以想象得出这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漠不过,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民参与,成功将大量沙漠变回了绿洲,面积堪比8个韩国。想象一下,曾经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郁郁葱葱,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曾经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