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再次大规模启动沙漠综合环境治理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新疆南疆多个县市启动了202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阻击战”防沙治沙工作,这也是继去年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完成“锁边”后,新疆再次大规模启动沙漠综合环境治理。来看总台记者稍早前从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的治沙现场发回的报道。新疆巴楚县阿克萨克玛热勒乡防沙治沙工程施工现场,有2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正在人工铺设草方格。在宽度约30多米的草方格两侧建设的是高立式沙障。高立式沙障和草方格按一定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防沙治沙筑“绿色长城” 多措并举建“绿色银行”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与一望无际的胡杨、梭梭、红柳等连成一片,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织就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围脖”。这些年,在和田地区统一部署下,和田县治沙用沙,久久为功,在治沙中改善生活环境,在治沙中开辟新的产业链。沙漠变绿了如果你问和田县的老百姓,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许多人会跟你说:肉眼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新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一角。本文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种植的管花肉苁蓉。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与一望无际的胡杨、梭梭、红柳等连成一片,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织就一条全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 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 本报记者 董丝雨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4 版) 卢琦(右一)与科研人员在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开展科研。位于乌兰布和沙漠内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的农田林网。以上图片均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核心阅读牵头实施50余个科研项目、撰写20余部专(译)著、协助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甘肃民勤:“互联网+志愿者”创新大漠戈壁“织绿”路径 中新网兰州2月25日电 (马爱彬)23日清晨,巴丹吉林沙漠寒意未消。冷风中,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的植树工作。他们分工明确,铲土、扶苗、浇水,每个步骤都认真细致。“刷短视频时,我看到‘请到民勤种棵树’的号召,深受触动,立马加了种树群,随后坐高铁赶来,就想为治沙出份力。”来自北京的“00后”大学生张雨欣表示,她抓拍了很多同伴们种树的瞬间,随后会发布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3046公里“绿围脖”彰显中国生态治理奇迹(凭栏天下) 葫芦岛景区地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这里集沙漠、湖泊、胡杨于一体,美不胜收,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 新华社记者 陈 朔摄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锁边“合龙”,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在中国建成,这是人类防沙治沙史上的奇迹。新疆是中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更是强烈风沙活动和严重风沙灾害区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新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一角。 本文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种植的管花肉苁蓉。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与一望无际的胡杨、梭梭、红柳等连成一片,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织就一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敦煌市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夏生福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敦煌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采取工程治沙、封沙育林(草)、沙化土地封禁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敦煌市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夏生福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敦煌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采取工程治沙、封沙育林(草)、沙化土地封禁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巩固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治理成果 110.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启动 央视网消息: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近日,当地紧抓春耕前的有利时机,启动2025年沙化土地治理工作。这两天,在巴楚县英吾斯塘乡防沙治沙点,500多位村民将提前制作好的芦苇段铺设在沙土上,再用铁锹将芦苇段从中部扎入沙里压实。这样用芦苇铺设的沙障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春季风沙期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减弱风沙对城市、乡村的影响。为了保障防沙治沙工作顺利进行,当地多个乡镇的芦苇加工厂从2024年1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