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鹅喉羚雪中漫步 近日,新疆博湖县艾勒逊乌拉沙漠一片晶莹。身姿矫健的鹅喉羚出没其中,它们迈着轻盈步伐,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警惕张望,为寂静的沙漠带来别样活力与灵动气息。作者:宿传义、年磊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浑善达克春日星空 银河打翻了“调色盘” 流星透疏木,银河逆行云。日前,摄影爱好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拍到美丽银河景观,宛若被打翻了的“调色盘”。正蓝旗所处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远离城镇,夜空澄澈如洗,漫天星斗光辉璀璨,地面上有沙漠植被、牛羊、蒙古包等风景,是当地摄影师们喜爱的观星好去处。图为静谧美丽的沙地夜空。管永新 摄图为宛若“调色盘”般的浑善达克春日星空。管永新 摄图为被点点星光点缀的浑善达克沙地夜空。管永新 摄图为星空与地面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工程固沙筑防线 为荒漠“添彩” 岳普湖县,一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布谷里沙漠与托克拉克沙漠狭长地带的县城,三面环沙,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岳普湖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对达瓦昆沙漠景区周边开展生态修复及工程固沙,用科学的方法防沙治沙,全县荒漠化综合防治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近日,在达瓦昆荒漠化综合治理防沙基地,记者看到群众手持铁锹,在沙地上挖出一排排整齐的沙沟,然后将一株株芦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沙尘暴、烈日、蚊虫……在罗布泊无人区考古十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在岁月的尘埃中探寻着人类的记忆与智慧。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在CCTV-9热播,讲述了六位考古学家非凡的考古故事。这六位考古学家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死亡之海”罗布泊,令无数探险者神往又恐惧。这片“生命禁区”从来鲜有人问津,一位考古学家却与它“纠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美国环保专家:沙漠种树弊大于利,中国不懂危害还自称环保大国 “中国人太天真,竟然不知道沙漠植树弊大于利?”一直以来,“植树造林”都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共同目标。但是美国专家却认为,植树造林会破坏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环境问题。那么,事实只是如此吗?中国为什么要植树造林?1993年5月5日,一场特大沙尘暴从新疆边境出发,所经之处遮云蔽日,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是伸手不见五指,西北四省瞬间消失。沙尘暴途径甘肃金昌一个堆放着34万吨粉尘状的工业尾矿,黄色的沙墙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追光 | 从闲趣到“先驱”,他们从沙漠走向雪山 9日,哈尔滨亚冬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落下帷幕虽然在男子回转项目39位完赛选手中名列倒数第一但37岁的科威特选手法里斯·阿洛巴德脸上写满了开心在阿洛巴德看来体育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传递友谊、团结人心的最好方式参加哈尔滨亚冬会能让世人看到科威特的友善、包容和开放科威特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在法国巴黎出生长大的阿洛巴德不仅希望祖国沙漠中有玫瑰盛放而且期待组建一支高山滑雪国家队征战哈尔滨亚冬会在科威特冰球是近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内蒙古阿拉善: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 当日,内蒙古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仪式在阿拉善右旗举行。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蔓延,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连续40多年在大漠戈壁植树造林种草,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已经在三大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形成“合围”之势。今年,阿拉善盟将补齐全面合龙的最后“缺口”,打通全线贯通的最后“断点”,用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带,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原创 干掉千年老沙漠,面积超8个韩国!中国治沙模式有多难复制? 据统计,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曾经高达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7.9%,简直触目惊心,可以想象得出这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漠不过,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民参与,成功将大量沙漠变回了绿洲,面积堪比8个韩国。想象一下,曾经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郁郁葱葱,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曾经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也已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应对干旱 智利研究人员尝试云雾中取水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智利北部沙漠小城阿尔托奥斯皮西奥常年严重干旱缺水,部分居民不得不经常靠送水车才能获得饮用水。研究人员说,尝试从云雾中取水或许有助解决这一问题。据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阿尔托奥斯皮西奥位于素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边缘。尽管沿海,但年均降雨量不足5毫米,日常用水全靠地下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以及采矿业等工业用水需求上升,当地迫切需要其他可持续清洁水源。这是2021年1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