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原创 中国又完成一项壮举,只有我们能做到,领导地位就是这么来的

前段时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媒体发现,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已经彻底死心了,尤其是美国,所以他们都希望中国能站出来取代美国、领导世界;为何中国能有这样的地位?看看我们最近完成的一次壮举,就知道了。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最后的合围,在新疆和田的玉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的绿洲之间,一段长达285公里的绿化带缺口最近正式完成了合围,标志了中国对这座沙漠完成了全方位的包围。

新疆“爆改”大沙漠 治沙任务为何这么艰巨?

随着气温转暖,这两天,新疆南疆多个县市启动了202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阻击战”防沙治沙工作,这也是继去年年底塔克拉玛干沙漠完成“锁边”后,新疆再次大规模启动沙漠综合环境治理。今年新疆“爆改”大沙漠有哪些新举措?总台记者从新疆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防沙治沙工程施工现场发回报道。当地的2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人工铺设“草方格”,也就是将干芦苇铺设在地面,再压进沙土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固沙。为了阻止沙漠曼延

组图:银装素裹 雪后的敦煌铁路美成仙境

银装素裹的沙丘酷似白色浪花,敦煌铁路穿越其中宛如银蛇舞动,蔚为壮观。柳永泉摄全长10.9公里的沙山沟特大桥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内,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特长桥梁。柳永泉摄雪落大漠列车奔驰。柳永泉摄沙丘向阳面的积雪渐渐融化露出金黄色。徐凌波摄火车穿越雪后大漠。徐凌波摄雪后的敦煌美成仙境。徐凌波摄雪后的敦煌铁路美成仙境。徐凌波摄火车穿越雪后大漠。徐凌波摄蓝天、白雪、金沙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静谧祥和

cos雪顶咖啡️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了!

16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迎来一场大雪,在新疆巴州轮台县、且末县、尉犁县等地,雪后的沙漠银装素裹,轻盈洁白的雾凇,附着在红柳、胡杨等植被上,更显晶莹剔透。在气候相对干旱的沙漠中,雾凇景观比较少见。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季平均气温-4℃,遇到强冷空气便会出现降雪、雾凇等景观,给浩瀚沙漠增添别样景致。

内蒙古启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全面“合龙”工程

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漫延,内蒙古于昨天(2月28日)启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工程,计划利用半年时间补齐1856公里防沙阻沙带的最后缺口。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九棵树治沙现场,大家在沙丘之间忙着铺设稻草,有的操作着手扶式沙障机,有的则用铁锹将稻草扎进沙地,一道道直立的草方格沙障逐渐筑起。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总工程师 张有拥:采用1米乘1米的草方格,主要它是用稻

青海湖蓝冰尽显自然之美

2月13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南岸,堆积在岸边的冰块在光线照射下呈蓝冰景象,与周边雪山、蓝天、沙漠等大自然景色巧妙融合,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图为航拍青海湖蓝冰。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2月13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南岸,堆积在岸边的冰块在光线照射下呈蓝冰景象,与周边雪山、蓝天、沙漠等大自然景色巧妙融合,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图为航拍青海湖蓝冰。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2月

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 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 本报记者 董丝雨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4 版) 卢琦(右一)与科研人员在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开展科研。位于乌兰布和沙漠内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的农田林网。以上图片均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核心阅读牵头实施50余个科研项目、撰写20余部专(译)著、协助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

沙漠能建菜仓、粮仓?中国农科院:多项技术不断突破→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设施农业技术,助力创建“沙漠粮仓”“沙漠菜仓”。在新疆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智能日光温室在沙漠戈壁中整齐排列,大棚内通过无土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方式培育出的芹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部分品种已进入采摘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胡江涛:我们将黄沙与粪肥、生物炭等材料进行复配,将这些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