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

中国学者最新科研成果:减少贵金属用量显著提高绿色氢气生成效率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科学》(Science)主刊14日凌晨刊登了中国学者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他们合成了具有极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铱/铈嵌入式负载催化剂,在减少贵金属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为绿色氢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压力日益加剧,绿色氢气(简称:绿氢)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越来越受到关注。绿氢有三种基本用途:储

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生成效率?复旦新成果登上《科学》

绿色氢气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被视作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约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绿色氢气。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压力日益加剧,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北京时间2月14日3时,复旦大学张波、徐一飞、段赛、徐昕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以《熟化诱导嵌入形成的超稳定析氧反应电催化剂》(“Ultrastable su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橙调队记者揭秘氢气球地下产业链

橙调队·聚焦氢气球爆燃危害2024-2025元旦跨年夜,全国很多地方人群聚集,跨年时刻大量气球被放飞到空中。河南信阳万达广场还发生了氢气球爆燃事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禁止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可现实是,市场依然被大量氢气球充斥,安全事故频发。小贩叫卖的到底有多少氢气球?这些氢气球和氢气来自哪里?氢气球到底有多危险?这一久治不愈的乱象有没有办法根治?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去年12月10日橙柿直通车

中国科大首次开发出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

2月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维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氢气电极作为正极的电池化学新体系,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氢气作为最具前景且经济高效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凭借其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低过电位以及长期稳定性,可在与高活性电催化剂结合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电池电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充电的镍-氢气电池化学因其高稳定性

我国牵头制定涉及整车、电池等7项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由我国牵头的7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立项,涉及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换电4个方面,并组建燃料电池汽车、换电车辆2个工作组,由我国专家承担召集人。据介绍,在整车标准方面,安全性与动力性是衡量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对统一评测方法、提升车辆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新立项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2月14日2月13日,研究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进行制氢反应评价工作。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氢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然而,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能巨大,通常需

新型铋基纳米材料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科技日报讯 (记者管晶晶)记者近日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铋基纳米材料,通过超声波触发肿瘤内部水分解,直接产生氢气和氧气,激活自身免疫能力,实现高效抗癌。该成果为深部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2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铋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如枸橼酸铋钾)早已用于胃药和医学影像造影剂。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铋基纳米材料具有低毒

工业重镇发力氢能产业(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图为张家港市一家加氢站。受访者供图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明确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氢能产业正在我国加速培育,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不断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江苏张家港,一条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正在形成,并不断延伸。这一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是如何利用的?技术有何突破?怎样降低绿氢成本?近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氢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然而,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能巨大,通常需300至1200摄氏度的高温,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北京大学

绿氢制备成本和能耗实现“双降”

绿氢,是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其生产过程基本没有碳排放,是未来绿色能源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等瓶颈,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日前,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发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绿氢制备成本,这一最新成果北京时间2月1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现阶段我国制取绿氢最成熟的方式电解水制氢还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研究发现,新型催化剂不仅成本更低,还能降低电解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