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铋基纳米材料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科技日报讯 (记者管晶晶)记者近日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铋基纳米材料,通过超声波触发肿瘤内部水分解,直接产生氢气和氧气,激活自身免疫能力,实现高效抗癌。该成果为深部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2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铋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如枸橼酸铋钾)早已用于胃药和医学影像造影剂。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铋基纳米材料具有低毒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3月1日至12日 北京地区禁止“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活动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公安局于2月2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5年3月12日24时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时速小于200公里、雷达反射面积小于2平方米的航空器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橙调队记者揭秘氢气球地下产业链 橙调队·聚焦氢气球爆燃危害2024-2025元旦跨年夜,全国很多地方人群聚集,跨年时刻大量气球被放飞到空中。河南信阳万达广场还发生了氢气球爆燃事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禁止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可现实是,市场依然被大量氢气球充斥,安全事故频发。小贩叫卖的到底有多少氢气球?这些氢气球和氢气来自哪里?氢气球到底有多危险?这一久治不愈的乱象有没有办法根治?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去年12月10日橙柿直通车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生成效率?复旦新成果登上《科学》 绿色氢气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被视作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约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绿色氢气。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压力日益加剧,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北京时间2月14日3时,复旦大学张波、徐一飞、段赛、徐昕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以《熟化诱导嵌入形成的超稳定析氧反应电催化剂》(“Ultrastable su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从江苏张家港“制、储、输、用”产业链看——工业重镇发力氢能产业(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明确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氢能产业正在我国加速培育,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不断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江苏张家港,一条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正在形成,并不断延伸。这一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是如何利用的?技术有何突破?怎样降低绿氢成本?近日,本报记者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氢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然而,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能巨大,通常需300至1200摄氏度的高温,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北京大学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2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北京警方发布了《关于加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5年3月12日24时期间,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通告全文。图源:北京市公安局“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在100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90秒全烧光!三个实验告诉你,春节别碰它 土法配制氢气有多危险?孩子手中的氢气球如果遇到火星会怎样?几十个氢气球瞬间爆燃的杀伤力多强?橙调队联合杭州消防支队用一系列实验告诉你。实验一土法配制氢气时 发生泄漏有多危险?实验目的:模拟在家中自制氢气,灌装气球时发生泄漏,遇到火的后果。实验器材:透明密封棚,氢气球、羽绒服、玩偶,双桶便携式制氢装置,远程点火装置。实验步骤:滨江消防救援大队浦沿消防救援站班长方勇华做好全身防护,按照商贩提供的制氢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绿氢制备成本和能耗实现“双降” 绿氢,是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其生产过程基本没有碳排放,是未来绿色能源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等瓶颈,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日前,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发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绿氢制备成本,这一最新成果北京时间2月1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现阶段我国制取绿氢最成熟的方式电解水制氢还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研究发现,新型催化剂不仅成本更低,还能降低电解水的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助力打造“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库”,宝钢加班加点交付储氢油套管 2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宝山区了解到,日前,宝钢股份成功研制储氢油套管并交付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将助力打造“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库”。施工现场。 宝山区供图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已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正式开工,项目利用采卤后形成的盐穴储存氢气,盐层顶部位于地下约1030米,设计钻井深度达1480米。项目建成后,将开创中国地下大规模储氢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意义。随着全球清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