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千狮闹春!南北舞狮齐聚东岳庙
南拳和北腿、南腔和北调……乙巳蛇年第一天,北京东岳庙庙会热闹开启。七支南北舞狮队伍在东岳庙门前广场和西路广场热闹舞动,在春节期间为市民游客连续呈现南北舞狮的看家本领。北京东岳庙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也是北京庙会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农历正月初一一大早,东岳庙已熙熙攘攘,不少市民携老扶幼一起赶来祈福、逛庙会。现场设置了“万象朝阳,庙会琳琅”市集,不
车牌玩“隐身”?!记9分罚200!
都说高手在民间,但有些“民间智慧”却显然用错了地方,比如给车牌玩“隐身术”,992节目中经常收到听友发来的此类随手拍,今天带大家集中围观一下路上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遮牌神操作,看完记得:守法出行,拒绝模仿!一、乔装改扮组:万物皆可挡车牌●口罩遮:“防感冒”要从车牌抓起?给车牌“戴口罩”的司机,交警提醒:车牌无需防尘,请给车牌露全脸儿!●树叶遮:“自然伪装系”毕业选手,车牌上长出的神奇叶子,风一吹秒变
小年从何而来?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一起了解
各地过小年有哪些特别的仪式感?小年这个日子有什么来头?我们又为什么一直在坚持传承这种仪式感,年俗的传承跟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怎样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多元发展、快消文化冲击背景下,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民俗传承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手艺人做糖瓜考验耐心和体力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经过十多道工序、二十多个小时熬制而成。咬在嘴里,便是对甜蜜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山东济南的杨庄镇,有着150多位从事糖瓜制作的手艺
潍坊寒亭:年画映出新变化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
大学生逛菜市场发现新物种?名叫“山nài”!
经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龙春林团队发表了一种菖蒲属植物新物种——山柰(nài)菖蒲。该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植物纲要》上发表。有趣的是,该物种是团队学生在逛菜市场时发现的。龙春林教授团队进行菖蒲属植物的集市调查团队博士生程卓说:“一次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菜市场调研时,我跟随导师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和金钱蒲形态相似的民间香料,当地人叫它山柰,一般会种植在房前屋后,便
地方两会观察|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新华社记者严赋憬、郭敬丹、农冠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提高投资效益”。连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记者梳理发现,从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政策到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投资活力,各地纷纷发力稳投资。用好“两重”政策 推
萌龙驾到!手绘漫画解锁二月二传统习俗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俗称"龙抬头"传说龙在此日苏醒降下绵绵细雨润泽人间此时节春回大地万物生农民伯伯在地里忙碌着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天亦有"春龙节""春耕节"等别称旧俗有正月不剃头的禁忌恰逢正月刚过这一天人们争相理发焕新颜民间风俗认为在这一天理发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春光明媚宜踏青从唐代起二月初二踏青成俗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赏春花、采野菜享受大好春光白居易有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