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少年的沸腾人生:从民间到高校 弘扬传统文化我们是专业的! 央视网消息:龙狮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象征,它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舞龙舞狮应该是逢年过节才会上演的民俗活动,但当它走入大学校园,成了专业学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从民间到高校 弘扬传统文化我们是专业的在天津体育学院的训练馆里,一群学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铿锵有力的鼓点、灵动传神的狮头,队员们配合默契,动作行云流水。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2009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新春见闻)“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纳福接财神 2月2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中国民间素有接财神的习俗。当日,有着“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苏州周庄古镇举行独具江南特色的接财神仪式,文、武、义、富、偏五路财神从财神居出发,沿着古镇的水道浩浩荡荡巡游,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和各地游客前来沾财气、纳财运。图为五路财神巡游周庄古镇。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财神巡游周庄古镇。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游客与财神合影。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五路财神乘船巡游周庄古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断网断电断油 妙瓦底电诈园区受害者仍待解救 2月5日晚,从泰国达府湄索拍摄的泰国与缅甸边境地区。自5日上午9时起,泰国切断泰缅边境五个对缅供电点供电,打击跨境电信诈骗。 新华社发 自2月5日起,泰国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5个点位断网、断电和断油,其中涉及供电地区包括缅东妙瓦底。次日晚,缅甸方面将61名妙瓦底电诈园区受害者移交泰国当局,包括39名中国人。 多位在东南亚工作的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妙瓦底园区已使用发电机供电,大部分电诈公司仍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球员自荐系统”上线,草根球员的春天来了? 极目新闻记者 邓鹏伟在中国足球圈内,有一个常谈不衰的“梗”,那就是每当中国队踢得不好的时候,总有人说:如果我们上去,可能也不会输得这么惨吧?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前)(图源:新华社)现在,这些“民间高手”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了:北京时间3月1日,中国足球协会于2025年3月1日正式上线“中国足协球员自荐系统”(下称“自荐系统”),你如果觉得自己很行的话,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注册、自荐,如果通过专家的考核,通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年画映出新变化(新春走基层)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火龙、板凳龙、百叶龙……来看不拘一格的龙舞之美 舞龙又称“龙舞”“耍龙灯”,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之际,很多地方都会通过舞龙表演,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龙舞庆新春,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起来感受龙舞飘逸壮美的魅力。中国龙舞之美:走云连风 行气如虹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相关记载,“鱼龙曼延”就是有代表性的舞龙表演,旨在祈福新的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是借款还是投资? 法院这样说 朋友借钱不还,在法庭上反称这笔钱是用来投资的,双方各执一词,事实到底如何?近日,新疆伊宁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16年,张三(化名)因养殖蜜蜂资金短缺向李四(化名)借款10万元。2019年11月,张三向李四补写欠条,约定2020年11月归还欠款及利息。约定到期后,李四多次索要,张三仅在2024年2月归还利息1.7万元,就不再还款。2024年12月,李四将张三诉至伊宁县人民法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潍坊寒亭:年画映出新变化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六个故事重温我们党重视民间外交的光荣传统 2025年2月1日,全国对外友协党组书记、会长杨万明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讲述了一组故事,深情回顾了国际友人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峥嵘历程,重温我们党重视民间外交的光荣传统。2024年6月24日,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图为当日参加本次交流周的中美各界人士在鼓岭共同为“鼓岭缘”中美青年友谊林纪念石碑揭幕。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故事一:红星照耀中国延安时期,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甲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