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

中国多地“新春第一会”民企坐C位

“新春第一会”指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惯例会召开一次省委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第一”除了有时间上节后最早之指,也有在重要性上堪称全年风向标之意。梳理今年各地“新春第一会”主要议题,不难发现民企成多地关注焦点。有的省份以民企命名“新春第一会”,比如福建;有的省份主要领导对民企表态,比如广东;还有的在所辖的各个地级市,民企成为关注的焦点,比如浙江等。除了过去被讨论较多的与国

青岛市人大代表高明作:发挥民企创新力量 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当前,经过长期的深耕细作,很多民营企业在智能制造、大数据、物流仓储、生物健康等领域,已经牢牢占据领跑地位,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对此,今年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带来关于发挥民企创新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建议。他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为更好发挥民营经

浙江民营企业韧性向上:2024年底在册总量达350.53万户

近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简报》。简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同比增长5.41%,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全球开拓和精神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气象,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在质量上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呈现向上生长的韧性和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民企信心(人民时评)

“当作自己人”也意味着“要办自家事”,当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部门理应靠前服务。靠前一步,多想一层,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

泉州:凝“新”聚力 民营经济拔节向上

2月5日,2025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上千位企业家、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上级相关单位领导、泉州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新春、共谋发展、共谱新篇。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牢牢守住实体经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振兴实体经济,要做好

两会声音|省人大代表金成成:加强民营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培育更多对口人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加强民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技术人才及有针对性的科研人才。”省人大代表、山东金玺泰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金成成建议,构建起更加紧密、高效、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机制,培养更多优秀对口人才,补齐民营企业亟需的管理、科研和技术人才短板。金成成说,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对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有着迫切需求,而高校作为

60.9万家、超10万亿元……数据印证发展 中国经济迎着春光“拔节而上”

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经济,通过经济看成就。24.33万亿元。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作为外贸“主力军”,去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民营企业去年在我国外贸领域创造"三个首次"第一个首次:60.9万家。去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