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

中国计划未来5年明显提升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业务比重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27日对外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着眼未来5年提出一系列目标。其中包括,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32.7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61%;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3

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7%。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

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7%。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7.6%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韧性活力持续显现,园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占全国比重为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约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1%,同比名义增长5.8%。

走进民企看发展丨民营企业加速驶向全球大市场

近年来,依托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在出口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作为外贸“主力军”,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民营企业首次成为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

凯旺科技:与宇树科技合作 供应线缆及连接组件

【凯旺科技:与宇树科技合作 供应线缆及连接组件】财联社2月27日电,凯旺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从2023年4月开始合作,主要供应些线缆及精密线缆连接组件,不过目前销售额较低,占公司总体销售额比重较小。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 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和市场韧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 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和市场韧性】财联社2月2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近日在《学习时报》刊文称,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同时,要清醒看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陆磊表示,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和市场韧性,提高直接融资

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7.6%

【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7.6%】财联社2月2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韧性活力持续显现,园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占全国比重为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约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1%,同比名义增长5.8%。

走进民企看发展|民营企业加速驶向全球大市场

近年来,依托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在出口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作为外贸“主力军”,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民营企业首次成为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