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回稳

多地下调购房首付比例

近期,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新政,部分地区进一步下调购房首付比例。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假期后,房地产市场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市场“止跌回稳”趋势较为明显,市场信心处于稳步修复阶段。核心城市优质板块的韧性将成为今年楼市主要支撑点。(中证报)

中国百城二手房价连续7个月环比跌幅收窄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庞无忌)今年2月,尽管有春节假期扰动,但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延续恢复态势。中指研究院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711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上涨0.11%;同比上涨2.73%。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4071元,环比下跌0.42%,跌幅较上月收窄0.09个百分点;同比下跌7.26%。2月份,房企推盘节奏尚处

多地下调购房首付比例

【多地下调购房首付比例】财联社3月1日电,近期,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新政,部分地区进一步下调购房首付比例。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假期后,房地产市场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市场“止跌回稳”趋势较为明显,市场信心处于稳步修复阶段。核心城市优质板块的韧性将成为今年楼市主要支撑点。(中证报)

楼市止跌回稳房企保持审慎,招商蛇口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9亿

楼市止跌回稳趋势明朗,头部房企依旧保持谨慎。2月28日晚,招商蛇口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与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显示,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共计59.44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35.75亿元,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4亿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招商蛇口此次计提资产减值是财务上比较审慎、稳健的操作,虽然表面上会牺牲一些利润,但企业抵抗

中澳关系止跌回稳 澳农产品再度跻身中国进口前三甲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2月28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数据,澳大利亚在2024年已重返中国农产品进口第三大国家,多年前巴西、美国、澳大利亚连续占据中国农产品进口前三甲的格局得以重现。相关专家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变化轨迹契合着中澳经贸关系的起伏。随着双边关系止跌回稳,中国企业进口意愿在增加,大麦等多个农产品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助推了澳农产

中澳关系止跌回稳 澳农产品再度跻身中国进口前三甲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2月28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数据,澳大利亚在2024年已重返中国农产品进口第三大国家,多年前巴西、美国、澳大利亚连续占据中国农产品进口前三甲的格局得以重现。相关专家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变化轨迹契合着中澳经贸关系的起伏。随着双边关系止跌回稳,中国企业进口意愿在增加,大麦等多个农产品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助推了澳农产

楼市止跌回稳现阶段性成果 政策仍需“做加法”

【楼市止跌回稳现阶段性成果 政策仍需“做加法”】财联社2月27日电,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房地产是每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也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要重点抓好的首要工作。可以预见,“止跌回稳”将成为今年两会房地产领域的热议关键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多项指标显示出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

楼市止跌回稳现阶段性成果,政策仍需“做加法”

业内专家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多项指标显示出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总体来看,当前市场需求端呈现阶段性及结构性回暖,要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实现今年止跌回稳的目标,首先要继续优化和切实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同时及早储备并推出增量政策,地方政府要与中央政府形成合力,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楼市止跌回稳现阶段性成果,政策仍需“做加法”

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房地产是每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也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要重点抓好的首要工作。可以预见,“止跌回稳”将成为今年两会房地产领域的热议关键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多项指标显示出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总体来看,当前市场需求端呈现阶段性及结构性回暖,要进一步巩固

商务发布厅|山东房市“组合拳”止跌回稳,网签面积全国居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2月2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商务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创新推动消费扩容升级情况。发布会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张道远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房地产工作,2024年先后提出“十条政策、十条措施”建议,印发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