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

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安置点里的新年味道

新华社拉萨1月28日电(记者边巴次仁、陈尚才、卢丹阳)在拉孜县曲下镇吉如村安置点,板房中间的一块空地上,聚集了不少人,很是热闹。几名志愿者在铺开的大红色春联纸上书写新春祝福,桌前围满了前来观看和领取春联的群众。一张张“福”字和“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等春联递到受灾群众手中。1月26日,书法家协会的志愿者在为受灾群众书写春联。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拉孜县是定日6.8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县之一,全县有

西藏森嘎村重建家园 专业建筑团队已开展地形勘探工作

在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的强烈地震中,定日县长所乡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森嘎村在长所乡是屈指可数的“大村”,全村人口超600人。全村遭受重创,125户房屋受损,只能推倒重建,600多名村民亟待安置。地震发生后,村党支部书记巴桑组织党员安置受灾群众,四处奔走筹集物资。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巴桑表示,党组织就是百姓的“安全伞”,一定会想尽办法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让他们能安全温暖度过寒冬,平稳

新春走基层|西藏震区新生活:板房里的农家新年

今年,春节和西藏农家新年只差一天。熬“古突”粥、互致新年问候,板房里的年味儿简单而温馨。地震已过去20多天,人们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切玛”盒、“人参果”等已摆上了桌。条件简单,但该有的仪式感并未缺失,安置点的板房中也没少了农家新年的年味儿。当前,各安置点条件不断向好,灾后重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排排板房之间,人们正带着新年的信心奔赴未来。记者:洛登、洛卓嘉措、索朗德吉、格桑朗杰新

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360行|“这里的乡亲们需要我!”——定日地震灾区干部“离而复还”的温暖守护

“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我都了解,灾后救援安置需要帮忙,乡亲们需要我!”定日地震后的第二天凌晨,曾担任乡村振兴专干的旦增,紧急赶回刚刚离开的古荣村,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和安置工作,忙到现在有20多天了。当记者在古荣村见到瘦高个的他时,他正叮嘱老人在板房用火、用电要小心,黑色上衣已变成土灰色,脸色黝黑。此时的古荣村,板房整齐排列、人工草坪绿意盎然,几个孩子在草坪上踢球。1月27日,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板房

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 | 板房夜话

新华社拉萨1月29日电(记者洛登、格桑朗杰、洛卓嘉措)暮色四合,远处山脉渐渐朦胧,星光点点,映照朋曲河谷。野江村安置点内,缕缕炊烟升腾,束束灯火闪烁,米玛老人和家人迎来一次特殊的“古突”夜。28日,正值农历除夕,全国各地万家团圆之际,西南边陲的西藏定日县野江村安置点,也迎来日喀则农家新年“古突”夜。藏语中,“古突”的“古”意为九,“突”为面食,是一种藏式面粥。内有牛肉、羊肉、人参果、奶渣等九种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