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

“搭积木”式盖板房 灾区有了“避风港”

此次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全力开展包括搭建安置房在内的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在救灾初期,受灾群众一般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随着保障物资陆续抵达,活动板房成为更好的选择。相比临时搭建的帐篷,活动板房更坚固耐用、安全温暖。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十一局”)定日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负责人蒋立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公司为受灾群众在集中安置点搭建的第一批活动板房共15间,每间面积18平方米,可以容纳3

这里的新年静悄悄

为了在地震中逝去的126位亲人,人们头一回把新年过得如此安静。1月28日,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农历除夕和藏历农事新年“古突”之夜同一天来。往年,高原上的火把会亮到深夜,歌舞和鞭炮也得持续几天。但今年,这里动静最大的就是风了。毕竟那场6.8级的地震刚过去二十多天。长所乡的多个村子受灾严重,有人失了至亲,有人没了牛羊,很多人修修补补、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塌了。成堆的土砖石块被铲车推平、运走,人们带着从废

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 | 板房夜话

新华社拉萨1月29日电(记者洛登、格桑朗杰、洛卓嘉措)暮色四合,远处山脉渐渐朦胧,星光点点,映照朋曲河谷。野江村安置点内,缕缕炊烟升腾,束束灯火闪烁,米玛老人和家人迎来一次特殊的“古突”夜。28日,正值农历除夕,全国各地万家团圆之际,西南边陲的西藏定日县野江村安置点,也迎来日喀则农家新年“古突”夜。藏语中,“古突”的“古”意为九,“突”为面食,是一种藏式面粥。内有牛肉、羊肉、人参果、奶渣等九种食材

新春走基层·走笔|希望永在——定日古荣村的“守家人”

2025年1月,西藏定日县,一场强震袭来,牵动全社会的心。如今,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古荣村群众,已搬进温暖舒适的活动板房,进入震后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期。记者从拉萨驱车500多公里,再次来到这片刚刚经历了灾难的偏远山村,感受到的是人们重建新家园的满满希望和期待。  古荣村安置点的孩子们在放飞纸飞机。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牵挂,为家园做点“有用的事”桑杰、达娃次仁兄弟俩,每天起床后喝杯茶、扒拉口糌粑,就

西藏定日地震灾区安置救助加快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灾区1月19日起从一级应急响应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各方力量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活。截至18日20时,地震灾区累计调拨板房12088套,搭建板房9312套。记者在定结县看到,当地12个集中安置点的水电网等设施基本完善。在受损严重的郭加乡,受灾群众陆续搬进板房。目前,灾区各类物资储备较为充足,当地成立了物资保障组,建立管理台账,对取暖炉、衣被、食物等制

村民老陈搬新家

“快进来,喝杯热茶。”推开入户门,湖南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镇燕窝村村民陈永山热情招呼。客厅里,刚买的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簇新,社区干部送过来的福字装点在墙上,满是新春的喜庆气氛。“老妈好久没住上这样的房子,这几天乐得像个‘小顽童’。”陈永山递茶递糖果,一脸满足。半个月前,陈永山从镇上的一处板房安置点搬到这里。当时,50多岁的他和78岁的母亲在板房里住了4个多月,木床、方桌、电磁炉、取暖器……基本的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