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年有馀!杨柳青里的津味文化 新华社天津1月20日电 小年将至,年味渐浓。津门户外寒风料峭,千年古镇杨柳青的一间画坊里,杨柳青年画霍氏第七代传承人霍树林正专注凝神地在为年画《莲年有馀》上色。墨色晕染间,一个喜气洋洋的胖娃娃跃然纸上,一眸一笑中饱蘸着对新春的美好祝愿。《莲年有馀》是杨柳青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胖娃娃手持莲花,怀里抱着比娃娃还大的鲤鱼,整幅画面都透着开心和祥和。“从这幅画中能看出天津人身上自带的豁达乐天的松弛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年画里的新年味(文化中国行) 图①:山东青岛吉林路小学“民俗文化迎新年”主题活动上,孩子们展示学做的木版年画。 新华社记者 王海滨摄 图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作品《双喜临门》。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品《瑞蛇迎春》。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④:绵竹木版年画作品《年年有余》。 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天津古文化街,顾客在选购年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巳巳”如意、岁岁春风 ,杨柳春风第六届家人春晚举办 1月18日,杨柳春风2025年第六届家人春晚在绿城育华杨柳春风学校举办,邻里欢聚一堂,以歌舞辞旧岁,以笑语迎新年。自2020年首届家人春晚成功举办以来,杨柳春风家人春晚已经陪伴家人们度过五载春秋,成为杨柳春风一年一度的IP节日。从节目的征集海选、筹备彩排到现场呈现,吸引了大批业主参与和观看,也成为邻里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桥梁。在绿城育华杨柳春风幼儿园活力满满的开场舞中,第六届家人春晚正式拉开序幕。晚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中国四大年画的特点(延伸阅读)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因漕运而兴。据天津西青区档案馆文史专家杨鸣起介绍,杨柳青年画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绘制工艺复杂。从印墨线开始,通过浅墨线和几种主要颜色的多次印刷后,才形成画坯子,后面还有复杂的彩绘过程,仅仅脸面一个部位的彩绘就有15道工序。二是文人画家参与创作。清代中叶以后,一批文人画家参与年画创作,将国画技法运用到年画创作中,赋予杨柳青年画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浓郁的中国传统味道。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时政微视频|跟着习近平品“年味儿”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每年春节之际都会给千家万户送去美好的祝福,也与人民群众一起观民俗、品“年味儿”。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先后走进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关心年货产品的供应需求,也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乙巳蛇年将至,全国各地开启“忙年”模式,迎接首个“世遗版”春节,让我们一起品品“非遗”中的“年味儿”。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