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峰

春节将至 湖南浏阳无人机烟花海内外订单火爆

1月17日,湖南浏阳各烟花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作业赶制烟花。春节将至,浏阳无人机烟花海内外订单火爆,这些融合了传统烟花工艺与现代科技的产品备受青睐。图为工人包装烟花。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图为工人包装烟花。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设计师设计大型烟花秀。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工人搬运烟花产品。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工人晾晒烟花发射筒。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技术人员摆放无人机。中新

(新春见闻)长沙上演水下川剧变脸庆新春

2月1日,正值大年初四,长沙湘江欢乐海洋公园举行水下川剧变脸非遗表演,表演者身着戏服将传统川剧变脸与海洋世界结合,为游客们送上独特的新春祝福。图为表演者利用水泡遮挡进行变脸。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1日,正值大年初四,长沙湘江欢乐海洋公园举行水下川剧变脸非遗表演,表演者身着戏服将传统川剧变脸与海洋世界结合,为游客们送上独特的新春祝福。图为表演者向游客挥手致意。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2月1日,正

(新春见闻)长沙打铁花、火龙、火壶齐登场展现古老民俗技艺

2月3日晚,为庆祝新春佳节,长沙铜官窑精彩的打铁花、火龙、火壶轮番上演,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感受这些古老民俗技艺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图为艺人们挥舞着火龙。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3日晚,为庆祝新春佳节,长沙铜官窑精彩的打铁花、火龙、火壶轮番上演,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感受这些古老民俗技艺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图为艺人表演火龙飞舞。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3日晚,为庆祝新春佳节,长沙铜官窑精彩的打铁花、火龙

(新春见闻)湖南资兴受灾民众陆续搬新家迎新年

1月21日,湖南省资兴市规模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集中安置点福兴苑鞭炮齐鸣,受灾民众陆续搬进新家迎接新年。2024年7月底,湖南省资兴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特大暴雨灾害,12.8万人受灾。图为孩子们在新房下嬉戏。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1月21日,湖南省资兴市规模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集中安置点福兴苑鞭炮齐鸣,受灾民众陆续搬进新家迎接新年。2024年7月底,湖南省资兴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特大暴

湖南资兴多途径帮扶受灾民众就业

1月20日,湖南资兴八面山瑶族乡的一家竹业加工厂机器轰鸣。2024年7月底,资兴市受极端强降雨影响,12.8万人受灾。为解决受灾民众就业,当地积极行动,不仅推动企业吸纳受灾人员,还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助力受灾民众重获工作机会。图为工人搬运竹子。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工人驾驶工程机械车疏通河道。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工人加工竹产品。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工人进行电子加工。中新社记者

(新春见闻)长沙非遗年画展:市民感受南北年画新春魅力

1月31日,在长沙市圆点美术馆展出的《开门见喜》非遗年画展,汇集了来自湖南滩头、天津杨柳青和四川绵竹等地的年画作品,市民在展厅亲手参与年画制作、印制福字等活动庆祝新春。图为市民从年画中经过。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图为市民观赏年画。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众多年画在展厅展出。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河北年画《钟馗》。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市民观赏年画。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市民体

长沙南站迎客流高峰 旅客踏上返程路

2月4日,大年初七,随着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长沙南站迎来客流高峰。旅客们提着大包小包在站内有序穿梭,奔向返程的列车。图为旅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4日,大年初七,随着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长沙南站迎来客流高峰。旅客们提着大包小包在站内有序穿梭,奔向返程的列车。图为旅客等待列车进站。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2月4日,大年初七,随着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长沙南站迎来客流高峰。旅客们提着大包

(新春见闻)大年初五长沙烟火气“爆棚”

2月2日,大年初五,长沙五一商圈热闹非凡。游客在餐厅、茶馆门口排起了长龙。在这座满是烟火气的城市,各地游客穿梭其中,沉浸式感受浓厚的长沙年味。图为游客与商场的招财猫合影。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2日,大年初五,长沙五一商圈热闹非凡。游客在餐厅、茶馆门口排起了长龙。在这座满是烟火气的城市,各地游客穿梭其中,沉浸式感受浓厚的长沙年味。图为游客在一餐厅外排位。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2月2日,大年初五

(新春见闻)孝义木偶戏亮相长沙 游客感受非遗年味

2月3日,大年初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孝义木偶戏在长沙铜官窑上演,木偶在艺人手中灵动跳跃,演绎着经典故事。现场游客纷纷驻足围观,近距离感受非遗年味。图为艺人表演木偶戏变脸。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2月3日,大年初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孝义木偶戏在长沙铜官窑上演,木偶在艺人手中灵动跳跃,演绎着经典故事。现场游客纷纷驻足围观,近距离感受非遗年味。图为木偶与游客互动。中新社记者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