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味儿是幸福的味道 杀年猪、蒸饽饽、磨豆腐、买年货、贴对联、挂灯笼……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脸上挂着的笑容、村里洋溢的年味儿,都映照着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坐着轨交赶年集感受别样烟火气大集烟火气十足。1月17日,农历腊月十八,正逢历城区鲍山街道滩头大集开集,乘坐轨交3号线前来赶集的市民络绎不绝。滩头大集就在轨交3号线滩头站旁边,一出站就是集。上午9时左右,滩头站出口处热闹非凡,刚出站口就看到大集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不一样的村支书①“我的初衷就是卖草莓,根本没想当网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王琳 吕奇编者按:“这里的草莓好吃,我们是看了崔书记的视频慕名而来”“我也是看了崔书记的视频,很感动,专门过来尝尝不打药的草莓”……虽是寒冬,但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西马疃村每天都能迎来不少采摘草莓的游客,节假日人多的时候二三百人,乡村游迎来“小阳春”。吸引游客的,不仅是个大饱满、令人垂涎的草莓,大家更想来瞧瞧的是视频里的“崔书记”。崔书记是谁?为何出名?大家为何不约而同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安徽老人被接到城里坐立难安,回村瞬间精神抖擞,网友:回村前83岁,回村后63岁 近日,安徽蚌埠一女子发视频称,老人被接到城里过年后。在城里各种“不舒服”,吃不好、睡不好、坐立难安,回到村里后瞬间精神抖擞,喜笑颜开。网友笑称,“老人回村前83岁回村后秒变63岁”,2月13日,视频发布者马女士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发视频之前以为只有我家老人是这样,发了视频发现好多老人都是这样的。”马女士介绍,视频中的老人80岁,“过年了把他接到城里过年,他来的当天中午吃过饭,下午就要走。”老人在城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湖北通山:移风易俗度新春 文明新风沁人心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31日电 (程思)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时刻,也是弘扬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时刻。湖北通山县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燕厦乡,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倡议,号召市民移风易俗,和睦过春节;低碳环保,绿色过春节;安全防范,平安过春节;遵德守礼,文明过春节;遵纪守法,廉洁过春节;服务社会,互助过春节。走进在大畈镇隐水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敞亮的道路两旁,崭新设置的村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新春走基层)浙江共富观察:交通如何激发山区发展新活力? 中新网丽水2月11日电(奚金燕 章陈俊 谢莉莉)在浙江省云和县,一条横贯南北的高速公路——丽(水)龙(泉)高速正悄然改变着山区发展。这条由浙江省交通集团托管的重要交通要道,不仅架起了山区与外界的桥梁,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俯瞰丽龙高速。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丽水管理中心供图 丽龙高速自北向南穿越整个云和县,见河架桥、遇山开洞,彻底改变了云和的“进”与“出”。丽龙高速公路开通后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文化中国行|回村的诱惑 : “95后”姐妹花回村 带苗族“奶奶团”搞事情…… “95后”女大学生毕业回乡,创办苗绣企业,带领全村绣娘增收致富,让青春和梦想在大山深处绽放……逐梦不一定在北上广 广袤农村同样是实现梦想的沃土山水相依,苗韵悠长,在黔东南州施秉县清水江畔的马号镇,有一个繁衍了六百年的苗族村落六合村。当地女性从小跟随长辈学习刺绣,普遍用于日常服饰、节日盛装和嫁衣制作,这一传统技艺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潘阿香与好友潘施妹,和村里的大多数女孩一样,会吃饭就会唱歌,会唱歌就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故乡里的中国|家族“彩礼”史:从一篮馒头到18.8万“标配”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地区,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的地方。这里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但却被互联网贴上了“观念保守”的标签。“保守”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高价彩礼。在半个世纪以前,这片土地上并没有“高价彩礼”现象。我父亲在1978年结婚时,民间用的词是“聘礼”,所谓礼物不过是几尺布或一篮馒头。2007年,我大姐出嫁,当时彩礼是3300元钱。2017年,二姐出嫁,彩礼已经普遍到6.6万元了。今年,同族兄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新春走基层丨威海市文登区:“小王村长”的直播愿景 “丑梨是咱村产的,口感‘倍倍儿’,规格有大有小,送人自己吃都不糙,有需要的联系我。”2月1日,大年初四,还在春节假期里的文登区界石镇晒字村党支部书记王超,惦记着春节这个“黄金消费期”,忍不住再次化身“主播”推介起村里的产品。直播镜头前,王超一边展示着黄灿灿的丑梨,一边用地道的乡音说着丑梨的口感和特点。丑梨介绍完毕后,王超又举着手机走进了村里的豆腐工厂,虽然当天豆腐已经结束制作,但他仍跟随生产线的分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回村的诱惑 | 丹寨“90后”小伙,把韭菜根玩出“花”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即日起,黔东南微报开设《回村的诱惑》融媒体专栏,组织记者深入黔东南乡村一线,聚焦一群有想法、有勇气、有担当的年轻人,讲述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生动故事。陈章林,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