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

除夕至元宵节,各地“传统村落过大年”吸引游客突破4720万人次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2025年春节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开展“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过大年”活动,据统计,截至正月十五,全国共有5473个传统村落举行约11853场活动,吸引游客超过4720万人次。“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去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四川石棉:传统村落里载歌载舞贺新春

春节期间,迎客歌、民族舞蹈、互动游戏等各种贺新春节目不断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蟹螺藏族乡蟹螺堡子上演。极具民族特色的歌声和舞蹈既表达了村民们对新春的祝愿,也让欢乐在大渡河畔连绵不绝。2012年,蟹螺堡子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是尔苏藏族聚居地之一。作者:杨华、施雨池、李腾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鲁韵乡情·传统村落过大年⑦丨枣庄冯卯镇:古村新景迎新年,民俗盛宴乐开怀

海报新闻记者 齐泽文 通讯员 孙全亮 报道锣鼓喧天庆新岁,龙腾虎跃展雄姿。春节期间,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举办2025年“巳巳如意”金蛇迎春“生生不息”福满冯卯贺新春主题活动。冯卯镇中的4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省级传统村落充分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村民们汇聚一堂,以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举办多场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村民、旅客热热闹闹共度新春佳节,迎接新年的到来。以“金蛇迎春

今年春节出游目的地“顶流”是哪?大数据告诉你

来自通信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出行人群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8%。这个春节大家的出游热门地都是哪里?来看大数据的分析。“非遗”带动春节年味游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成了今年春节年味游的关键词。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年味游人群较去年同期增长12%。最受欢迎的年味游目的地是北京、广东、安徽、福建和陕西。其中,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安徽鱼灯、闽南游神、西北社火等非

元宵节期间,国家级非遗千军台庄户幡会在门头沟上演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2月12日,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千军台庄户幡会开幕,村民举起幡旗、扭起秧歌,共同庆祝元宵佳节。村民擎旗在大街上穿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门头沟区千军台村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村之一,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子群山环绕、民风淳朴、历史悠久。千军台庄户幡会是当地的传统民俗,由千军台村和庄户村共同举办,幡会始于明,兴于清,是山村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民俗盛会,于每年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举行,

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

原标题:连城三策并举,激发乡村新“动能” 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游客在四堡镇体验雕版印刷。培田全景“非遗奇妙夜”点燃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图片均由连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青山碧水冬阳暖,古街小巷乡愁浓。近日,记者走进拥有800年历史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连城县培田古村落。络绎不绝的游客徜徉在“九厅十八井”高堂华屋、千米古街间,静静欣赏一幢幢客家古建筑之美,慢慢品味客家耕读文化的魅力,感悟

中国传统村落广西高秀村举办迎新春晚会展侗乡风情

谢以科 摄 谢以科 摄 谢以科 摄 谢以科 摄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晚,中国传统村落、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举办“庆丰年贺新春•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丰富多彩节目,尽展侗乡特色风情和非遗魅力,吸引众多游客观众前往观看,共同庆祝新春佳节到来。高秀村位于桂湘两省区交界处,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广西文明单位”,2011年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

古村落里年味儿浓

唢呐声声秧歌起,锣鼓喧天人欢笑。这个春节,位于山西吕梁市方山县有着35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张家塔村,推出了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第二届“年味儿张家塔”主题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体验。记者:王怡静、田硕、孙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记者手记|壮丽峡湾中的阿曼隐秘村落库姆扎尔

新华社阿曼海塞卜2月20日电 记者手记|壮丽峡湾中的阿曼隐秘村落库姆扎尔新华社记者汪强阿曼最北端的穆桑代姆半岛犹如一柄利刃深入波斯湾,隔着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相望。这里以壮丽的峡湾、陡峭的山崖和碧蓝的海水闻名。崎岖的地势孕育了依山傍海的众多村落,库姆扎尔是其中最隐秘的一处村落。应阿曼政府邀请,新华社记者19日前往当地参访。从穆桑代姆半岛最大港海塞卜出发,船行于海天一色的波光之上,挺拔的海崖宛如天然雕

徒步游带火沿线村落(消费万花筒)

冬天的香格里拉很热闹:2023年开通运营的丽香铁路,带来大批游客;雨崩、虎跳峡、哈巴雪山的徒步登山线路,带火了迪庆。一条徒步线带火一个村。这几年,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三江并流、茶马古道开发徒步线路,发展户外运动,让沿线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在虎跳峡高路,新开的20多家民宿、餐饮店每年吸引5万客流,给当地带来超过5000万元收入;在尼汝村,徒步催生了20多家客栈,大半村民参与相关服务产业。云南省迪庆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