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

拉祜村寨踏歌声(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

冬日暖阳下,绿苔覆青瓦,芭蕉随风摇曳。“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快乐拉祜》的曲调,让人不由自主跟着跳。过去,歌舞是农闲时的消遣;如今,载歌载舞鼓起老达保村群众的钱袋子。春节来临,既要忙活合作社,还要组织歌舞表演,老达保村致富带头人李娜倮忙得片刻不得闲。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勉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时强调,“共守祖国疆土

广西融安:苗寨芦笙踩蹚庆新春

2025年2月6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大袍屯苗族村寨,苗族群众在吹芦笙。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九,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大袍屯苗族村寨举行苗族传统节日“芒蒿节”,当地苗族群众吹起芦笙,跳起踩蹚舞庆祝新春佳节。原汁原味的苗族传统民俗活动不仅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共同感受这份浓厚的节日氛围。谭克兴摄(人民图片网)

文旅融合 幸福交响

“咚、咚、咚……”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传来三声铿锵有力的木鼓声。木鼓,佤语称“克罗克”,在佤族文化里代表吉祥和祝福。“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佤族木鼓在敲击下发出的铿锵声响,也是村寨中幸福的回响。图为腾冲市清水镇民族联谊完全小学学生在司莫拉村石榴籽广场上跳起舞蹈《佤山欢歌》。腾冲市委宣传部供图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司莫拉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这个脱贫村带动周边村寨“抱团”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这段时间,湖南湘西花垣县以十八洞村为牵引,联动周边双龙、排碧等7个村,打造“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搭建就业帮扶车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这几天,在花垣县“十八洞片区”服装厂车间,一台台小型生产设备整齐排列,缝纫机声此起彼伏。百余名村民正在生产线上全神贯注地忙碌着。服装厂厂长莫海院来回穿梭在工位间,指导村民们裁剪布料、缝纫。“十八洞片区”服装厂厂长 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