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管

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高效推进春耕春管工作。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吉林省力争今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166万亩。南方育秧加快推进。在重庆开州、广西兴业等地,水稻育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等工序,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大

农业农村部派出5个工作组调研指导春管春耕

雨水节气将至,全国春管春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近日,农业农村部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10个粮油主产省份,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小麦油菜苗情长势、粮食价格、种植意向和农资下摆等情况,指导各地因地因苗加强春季田管,切实防范春旱、“倒春寒”等灾害,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不误农时抓好春耕春播,确保应播尽播、种在丰产期,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

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它就相当于麦田的“医生”,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红色代表

万象“耕”新不负春,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春景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冬小麦陆续开始返青,冬油菜进入蕾薹期,长势均好于常年,春季田管已经有序展开;华南地区早稻开始浸种育秧,北方地区正在备种备肥检修农机,化肥等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春耕生产开局良好。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耕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无人机施肥 传感器把脉 田间春管“科技范儿”十足

随着天气转暖,各地不误农时,积极做好春耕春管工作,为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在蒙城,当地投入农机具总量达1.2万台(套),大力推广智能化农机设备,并引入社会化组织推行托管服务,小麦春管更加精准高效。在河南许昌,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可精确计算出不同麦田对水肥的需求量,因地制宜变量施肥,可节约成本约15%;在湖北当阳,通过田间墒情传感器,可实时对小麦苗情进行监

黄淮海主产区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立春时节,黄淮海主产区迎来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主产区分类施策,抓好冬小麦田管。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春节期间雨雪降温天气对在田冬小麦、冬油菜生产总体有利。眼下,主产区正结合此次降水过程做好春管,落实抗旱防寒各项措施。河北组织农技专家为全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展早春田管技术指导。馆陶县入冬以来一直缺少有效降水,土壤较常年偏旱,这两天突遇大幅降温,寒、旱交加,容易形

春管向“新”而行 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多地陆续进入春耕春管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副繁忙的景象。这两天,山东济宁邹城市的50余万亩小麦进入返青期,当地抢抓农时,利用智慧喷灌设备精准灌溉,全力做好春灌工作。在邹城市石墙镇的一块麦田里,3台智能化的卷盘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正沿着田垄缓缓行。伞状喷头喷出的水雾,均匀洒向麦苗,为麦田织就“智慧春灌网”。石墙镇面坊村种植户王昌松2025年种植了700亩小麦。他介绍,过去

种植户心里有了底!农技人员入田间 科学施策助春管

央视网消息:早春时节,河北省多地的田间管理工作正自南向北陆续展开。针对冬小麦的管理,各地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分类施策,指导农户做好春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衡水市武邑县安驼村的小麦种植田,当地农技人员来到田间查看麦苗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春灌。在邢台市,农业部门陆续组织了3500多名农技人员,从土地平整、病虫害防控等多个方面分类施策,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

人勤春来早 春耕正当时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目前,全国春管春耕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全国各地及早落实各项举措,紧抓春耕备耕关键环节,推动农资供应价稳质优,加强对农民技术指导,精准高效防灾保苗,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打牢夏季和全年粮油丰收的基础。农资供应 量质齐升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为确保春耕期间化肥供应量足价稳,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有关企业和相关商协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