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28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2年1月28日奉日本政府之命到中国东北视察后回国的南次郎向日本天皇报告“满洲近况",说明建立傀儡政府的必要性。他在报告中说:一、日本应担任这个新国家的国防,完成吉会铁路(吉林省吉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需要乃发明之母:抗战时期的燃料问题与浙大西迁 全面抗战时期,无论对于军用还是民用来说,动力燃料都是极为重要的稀缺资源。在1937年之前,中国自采的原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极度依赖于石油产品的进口。随着战事的深入,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的进口渠道日趋萎缩,替代汽油的动力酒精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燃料。竺可桢在这一时期的日记对获取油料的过程及油价变化有详细叙述,从微观角度记录了这一时期油料和行驶的政府统制政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国内的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抗战史上的今天:2月9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25年2月9日上海日资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2月9日,上海日资的22个纱厂4万余人为抗议厂方无故开除40余名工人,拘捕4名工人代表,在中共党员邓中夏、刘华等人领导下举行了震惊远东的大 军事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1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2年1月14日外交部为青岛日侨捣毁报馆及市党部暴行,向日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东北民众义勇军总司令赵飞鹏到南京,向政府报告东北人民抗日情况。 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发表《告民众书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抗战史上的今天:2月27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2年2月27日按“民众促进建国大会筹备委员会”预定计划,早上在沈阳南市场召开“市民大会”,为招引群众,凡预先到会者可领一包饼干和免费看半天戏。开会时,日机在空中散发传单,日本军警 军事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抗战史上的今天:2月19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2年2月19日从本日起到24日,所谓建国会议连续开会。一小撮汉奸虽一致同意溥仪为“元首”,但对国体、政体意见分岐。熙洽叫他的代表张燕卿、谢介石坚持帝制,而张景惠、臧式毅、赵仲仁等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抗战史上的今天:2月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2年2月4日日陆海军意见一致,出兵增援上海。一·二八事变升级。 东北军同进犯哈尔滨的日军激战,李杜等亲临前线,抗战官兵“皆死命御”。但由于日机威胁,部队难于配合,失去联络,下午2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触目惊心!他捐出600多张照片!最新后续 近日,法国小伙 马库斯·德雷特斯来到中国,想将外祖父拍摄的622张揭露侵华日军在沪暴行的照片无偿捐赠给中国。 2月20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马库斯一行于当天上午前往纪念馆参观。据悉, 纪念馆已接收相关照片,后续将完成评审、鉴定等工作。马库斯向南都记者展示照片。据悉,马库斯是法国当地的一名教师。他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大学生写家史|故乡在异乡 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记录大时代下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从省城顺流而下三百里,便到了昔日繁华的下洋港,这里是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故乡。九十多年前的某天,外曾祖父跟着十几户人家,挑着担子来到下洋港,从此扎根异乡......日子就像沙洋河的流水,下洋港盖起了一幢新房,然后新房变成了老宅,故园变成了荒土,最终成为隐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