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广图发布招募令,招募“领读大使”
日前,广州图书馆发布招募令,招募“领读大使”:作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深度阅读沙龙。同时,招募更多的专业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服务,壮大“穗阅先锋”专业志愿队;构建文创生态圈:开放IP授权,联合设计开发文创,携手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文化共同体。据介绍,2024年,广州图书馆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从5月1日起调整文献借阅规则,这一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外借文献1365.0万册次,同比增长26
瞭望 | “冷门绝学”西夏学复兴记
目前,西夏文文献已基本能够解读,被世人一度遗忘的西夏文字重焕生机,打开了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2005年,时隔近30年,李范文等十余位学者共同编撰完成《西夏通史》,理清了党项族从诞生、建国、灭亡到亡国后民族去向的历史脉络,填补了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史》的空白“一代代西夏学学者艰苦跋涉百余年,才在国际上具备一定话语权,我们唯有潜心做好研究、带好队伍,才能不辜负期待,走得更远。”文 |《瞭望》新闻周刊
王贵忱先生亲属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捐赠黄荫普信札等文献
近日,著名学者王贵忱先生的亲属,将黄荫普致王贵忱信札二十四通等三十四种文献无偿捐赠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方家忠馆长、潘咏怡副馆长接收此批珍贵文献。方家忠馆长(右)接收王大文先生(左)捐赠可居室文献王贵忱(1928-2022),号可居,斋号古泉斋、可居室等,辽宁铁岭人,是当代著名收藏家、钱币学家、文献学家、文史学者、书法家,曾被潘景郑誉为“魁奇之士”。他早年参加革命,1949年
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
本报长沙讯 1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一行会谈。沈晓明代表省委对曲青山一行表示欢迎,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长期以来对湖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实事求是精神,践行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打造“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品牌,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希
王献唐与景芝东庄子赵氏三位学人的交游
□王培范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界,大批学人怀揣救国梦想,坚守初心使命,在穷愁困厄、颠沛流离中锻造为人品格和为学范式,形成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学术群”。他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相互交流切磋,殚精竭虑,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国学大师王献唐与安丘景芝镇东庄子村赵录绩、赵录绰、赵俪生三位学人的交游就是这个“学术群”众多活动的几帧剪影。王献唐 王献唐(1896-1960)是20世纪我国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开幕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李林蔚)2月10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幕。展览以“两个结合”为鲜明主题,以马克思主义文献为主要载体,还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和传播过程,深刻揭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结合”重大命题的思想脉络和实践历程,是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料典藏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展览分为“真理
探寻岁月深处的故事(为梦想奔跑)
天津师范大学师生调查民间历史文献—— 探寻岁月深处的故事(为梦想奔跑) 本报记者 武少民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1 版) 在河北沧州的一座古庙中,几名年轻人扫去枯枝灰尘,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碑刻。尽管碑文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他们依然惊喜地认出,这是清代道光年间的造桥碑。这些年轻人都是天津师范大学民间历史文献调查团的成员。5年来,他们冒寒冬、迎酷暑,沿着村庄巷陌、河岸田埂,行走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