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感受传承(文思) 一次,在一个研讨会上,偶遇一位来自山东的农民书法家。他朴实忠厚,写一手颜体字。晚会上互赠作品,他赠我的书法作品是颜真卿一首五言联句:“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他是将纸铺在地上,跪在上面写的。看他笔笔沉稳,我讶异并生敬意。后来得知他确实是地道农民,白天都在地里忙,晚上练习书法。虽出身农家,家族却重文化传承,文房四宝与锄头犁耙一样被坚守。打小大人就教他背诵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贵州省人大代表蒋友财:旅游商品提档升级提振消费 贵州省人大代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处)处长蒋友财:旅游商品的提档升级,可作为提振消费的抓手。(记者 袁超 蒲文思 审核 文思宛)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民俗表演“点亮”布依古寨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高荡村是一座布依族传统村落。村寨里石头古建筑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春节期间,高荡村推出布依婚宴情景剧等表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夜幕降临,绚烂璀璨的火壶和打铁花表演轮番登场,游客和布依族姑娘小伙们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阵阵火光“点亮”了这座古老的布依村寨。作者:吴斯洋、庞文思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在望山楼上读书(文思) 这世上有许多乐事,读书是其中一种。不过年轻时我并不太喜欢读书,喜欢书是后来的事,是在离开乡下到城里念书之后。我想大概和孤独有关,一下子离开了熟悉的乡村和玩伴,变得无所适从,是读书,带给我陪伴和温暖。那时,我租住在老城区一栋叫望山楼的矮房里,房子很旧,隔音也不太好。因为还不太适应城里生活,通常写完作业后,我就早早钻进被窝。一天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躺下时,耳边传来清晰的说话声,是隔壁邻居家来了客人。他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光影里的两代人(文思) 东北俗称“小龙年”的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不出所料,给节日看电影的“新年俗”添了一把火。但又出人意料,它迅速登上国内票房之巅,依然热潮不减。有年轻网友笑言助力“哪吒2”登顶,“今天还在买票的我们,就好比影片尾声抱着金箍棒一起往上冲的那一堆海鲜,怪感动的”。这股节日观影热浪,也把自己带进了久违的影院,更难得的还是与家中Z世代一起观影,大开眼界。家中Z世代在影片上映之初,就已先睹为快。正是她与朋友圈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丰子恺那样的父亲(文思) 闲暇时,总要有几本心仪的“枕边书”陪着度过,丰子恺的散文便是不错的选择。我非常喜欢他笔下那些与子女相处的小故事,不仅让人看到他作为父亲对孩子的天性关爱,更让人领略到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大家的教育智慧和慈悲善良。丰子恺有6个孩子,还收养着一个女儿。然他从未觉得苦,而是将孩子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他在《儿女》中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让人不由想起他的好友朱自清。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点一盏心灯照亮生活(文思) 一转眼,2024年悄然离去,有收获,有感悟,也有很多温暖的瞬间。一位素未谋面的读者给我留言说:“很喜欢您的文字,于平淡中看到了生活的温情,在简单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智慧和热爱,读您的文字,就像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吹来一股清风,让人的内心瞬间宁静……”这几年,每次收到这样的留言,我都会被鼓励到,而那些关于我为什么写作的一次次提问,也在这一刻有了具体的回答,书写和表达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许许多多和我们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