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建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加强,但工作中仍存在总体战略规划与制度保障不够、开发保护手段单一、转化成效与资源优势不相匹配等问题。为此,建议:强化系统规划,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护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是超越行政区划、

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记者3月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日前印发了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这批案例体现了文物类型、损害情形的多样性,展现了检察机关系统保护、梯次监督的优势。据介绍,这批指导性案例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秦直道遗址公益诉讼案”等5件,涉及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这些案例中,既有检察机关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文物犯罪

让文化遗产更有精气神地“火”起来

【宫商角徵羽】作者:陈立萍(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文化遗产,如同一条横跨时空的桥梁,联结着历史与未来,融合着传统智慧与现代精神,承载着民族的深厚记忆与独特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让它们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文化遗产才能重焕生机、再放光彩,最终才能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项目,将皇家文化搬出宫城,让更多的百姓可以有不一样的过年体验。图

求是网评论员:书写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先后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并以考古、历史文明研究等为主题

文化遗产,世界的瑰宝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两个国际公约文件在全世界有效发挥影响以来,中国积极加入了这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运动中来,又结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中国方案,将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从整体性保护进一步推向系统性保护,以更好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可以说,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框架本身就是来自国际的,而中国充分

暨南大学“四海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跨界交流研讨会圆满举行

1月9日,暨南大学“四海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跨界交流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校友楼三层四海艺术空间隆重举行。来自各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与暨南大学120名港澳台侨学子齐聚一堂,共话非遗传承与创新。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亮点纷呈,为非遗保护与国际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致公党广东省委文化与体育委员会、广东侨界青年联合会指导,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