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午餐会|胡翼青:媒介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的起点 学术午餐会是学术界常见的“非正式”学术交流方式,无论是普林斯顿高研院、哈佛-燕京学社,还是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经常采用这种开放自由的形式开展讨论和对话活动。南京大学“学术午餐会”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开始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2005年发起的学术冷餐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场。今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南大读书人”文化空间正式启动。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AI赋能升级,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今日正式开启 27日,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在成都东郊记忆正式开启。此次展览借助AI技术进行九大升级改造,构建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让经典文学突破纸本限制,在数字维度焕发新生机。展览尤为特别地启动了AI创作、微短剧拍摄等体验项目。主办方表示,这旨在使观众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创作参与者。当观众运用智能设备解构红楼美学,通过微短剧、短视频重构经典桥段时,也在助力传统文化、城市文旅的二次传播。据悉,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国家发改委与泰国有关部门签署两份合作文件 2月6日,在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与泰国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关于人工智能、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等两份合作文件。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泰王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两国人民。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泰王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的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外卖平台无人机送餐成为新模式 中国日报1月17日电(记者 曹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消费市场活力纷呈,平台企业助力消费提质升级。截至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594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7.9%。网络支付机构推进互联互通,各类条码互认互扫取得进展,支付宝、微信支付与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推动线上、线下多场景支付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数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缅甸老电影《她的爱》数字修复版赠送暨重映仪式在仰光举行 人民网仰光3月2日电 (记者谢佳君)3月1日,缅甸老电影《她的爱》数字修复版赠送暨重映仪式在仰光举行,中国驻缅甸使馆郑志宏公参、缅宣传部部长貌貌翁、电影协会主席季梭吞,以及两国影视、媒体、缅华侨界约160名代表出席活动。驻缅使馆郑志宏公参向缅甸宣传部部长貌貌翁移交缅甸老电影《她的爱》数字修复版。人民网记者 谢佳君摄郑志宏致辞表示,中缅影视交流密切,《她的爱》是中方近年来继《鄂巴》后协助缅方数字修复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古韵“音”你而来!敦煌乐器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提到敦煌你心中的敦煌是什么样的?是大漠孤烟下神秘的石窟还是壁画上色彩斑斓的飞天如今,当壁画上的古老乐器穿越时空在区块链上奏响数字乐章敦煌又有了新的打开方式!2月14日10时,灵境·人民艺术馆联合敦煌灵境限量发行“敦煌音韵·千年乐章”数字作品,以敦煌壁画中四款经典敦煌乐器为原型,结合人工智能创作复现,分别制作成《鼗鼓》《五弦琵琶》《埙》《筝》4款高清数字作品,各发行1000份,每份定价18元。鼗鼓莫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举行第二期“WIC·领汇”沙龙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宋子节)1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WIC·领汇”第二期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数字中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实践”为主题,邀请多位助力“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行业人员,深入探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创新实践。在会上,行业人员展示“数字中轴”所使用的现代数字技术,对北京中轴线进行数字三维重建,构建北京中轴线的生动虚拟场景,促进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次设置欧洲分会场 2025年是西班牙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欧盟与中国建交50周年,中欧在经贸、文化等诸多领域持续深化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3月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国际合作论坛系列活动,这也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次在欧洲设立分会场。论坛以“融合·创新·共赢:共绘中欧数字经济新蓝图”为主题,聚焦数字友好与数字发展,推动中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通过四大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大模型赋能,让齐鲁文化活起来 山东文脉绵长,既有丰厚的儒家文化,又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古韵今风交融,滋养着人们。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如何让齐鲁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是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数字赋能促文化蝶变。”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铁流委员以去年社交平台上很火的AI复活老照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