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据介绍,2024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2%,增速居中国第一。这其中,农产品“出海”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中药材、外繁种子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8%、55%和39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开学首日不一般,这所学校用画展点亮新学期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通讯员 陈捷油画、素描、写真,新学期首日,走进粮道街中学,迎接学生们的不仅有各班老师和学校领导,还有该校为学生周奕辰举办的个人画展。2月13日,武汉市粮道街中学迎来了新学期,该校党委书记向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画展不仅是该校‘马良之星’美育品牌活动的首场学生个展,也是寒假特色作业成果的一次精彩呈现,旨在通过搭建艺术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中新网兰州2月13日电 (记者 冯志军)兰州海关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据介绍,2024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2%,增速居中国第一。这其中,农产品“出海”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中药材、外繁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观众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奇遇三星堆”展览上拍照。 陈其保摄(新华社发)在“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游客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詹 彦摄在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黄 舒摄(人民视觉)在距离山西云冈石窟9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古韵“音”你而来!敦煌乐器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提到敦煌你心中的敦煌是什么样的?是大漠孤烟下神秘的石窟还是壁画上色彩斑斓的飞天如今,当壁画上的古老乐器穿越时空在区块链上奏响数字乐章敦煌又有了新的打开方式!2月14日10时,灵境·人民艺术馆联合敦煌灵境限量发行“敦煌音韵·千年乐章”数字作品,以敦煌壁画中四款经典敦煌乐器为原型,结合人工智能创作复现,分别制作成《鼗鼓》《五弦琵琶》《埙》《筝》4款高清数字作品,各发行1000份,每份定价18元。鼗鼓莫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敦煌:铁花飞舞迎元宵 逢年过节,甘肃省敦煌市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打铁花非遗民俗活动。2月10日,古郡敦煌党河风情线上精彩的打铁花上演。打铁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迎接2025年元宵节,敦煌市在党河风情线上的非遗打铁花表演令人叹为观止。滚烫的铁水被猛力击向天空,瞬间化作璀璨夺目的金花,照亮了整个夜空,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古老技艺的强烈震撼。王斌银 摄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看!这“一船好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停靠韩国济州岛西归浦港。图为“爱达·魔都号”上举行的中国风演出。图为“爱达·魔都号”上举行的“小小航海家”活动。图为“爱达·魔都号”上举行的新春主题活动。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对象供图1月28日,除夕当天,爱达邮轮正式开启蛇年新春主题航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有“艺术之船”之称的“爱达·地中海号”上,充满了中国年味。盛装着中国红涂装的“爱达·魔都号”从上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珍稀普氏野马现身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玉门关景区 中新网兰州2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2月上旬,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玉门关景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普氏野马。它们的出现不仅为蛇年春节期间的该景区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也成为景区生态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普氏野马,也称蒙古野马或亚洲野马。它原产于中亚有草生长的半沙漠与平原上,体长约2.1米,肩高约1.2米,尾长约0.91米,体重200千克至300千克。与大多数家马相比,普氏野马显得低矮健壮,腿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瞭望 | 春节的不变与万变 文 | 张欣蛇年春节,“父母到孩子工作城市过年成新趋势”登上微博热搜。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00后小伙接手家庭年货采买权”“过年回家爆改老妈”等话题。映射中国人最朴素价值情感的传统节日春节,不断展现新活力。团圆方式在增多。过去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如今,父母可以“带着家”奔向在外打拼的儿女。“反向春运”的团圆叙事里,老家不再是唯一目的地。回家行囊在变轻。过去,大包小包、肩扛手提曾让归途成“囧途”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文化中国行|甘肃敦煌:外国游客乐享中国年 春节假期期间,甘肃省敦煌市举办社火进景区展演活动,为游客送上民间非遗社火文化大餐,不少外国游客有幸观看了精彩的敦煌社火表演,在敦煌过了一个祥和的中国年。几名外国游客观看了敦煌社火,并兴高采烈地和舞狮合影。(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 摄影 王斌银)来源:中国日报网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