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展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开幕 新华社新西兰奥克兰2月21日电(记者龙雷 陈正安)“飞越天空”敦煌艺术展20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陈世杰、奥克兰市长布朗,敦煌艺术爱好者及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陈世杰在致辞中表示,敦煌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发展变迁离不开贸易和文化交流,新西兰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坚持贸易立国和多元文化政策,本次展览在新举办具有特殊意义。期待更多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敦煌艺术展亮相奥克兰 2月20日,“飞越天空”敦煌艺术展开幕式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主办,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和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承办。记者:龙雷报道员:吴家翔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中国之城|敦煌:镶嵌在沙漠里的绿宝石 新华社兰州2月18日电题:敦煌:镶嵌在沙漠里的绿宝石新华社记者姜伟超、张玉洁乘飞机从甘肃省会兰州往西飞行约两个小时后,茫茫戈壁上一个绿色小点出现在视线里。随着飞机高度下降,俯瞰下去,一片多边形的绿洲逐渐显现,如一块美丽宝石。这是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出了机场,在合适的季节可以看到,马路两侧是绿油油的冲天白杨,身后护卫着的藤蔓结着饱满的葡萄。直至一条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丝路绿洲,古代敦煌的生活”展闭幕音乐会举行 当地时间2月21日晚,大英图书馆新展“丝路绿洲,古代敦煌的生活”闭幕音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图为音乐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当地时间2月21日晚,大英图书馆新展“丝路绿洲,古代敦煌的生活”闭幕音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图为音乐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当地时间2月21日晚,大英图书馆新展“丝路绿洲,古代敦煌的生活”闭幕音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图为音乐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鸣沙踏歌”探寻如意甘肃 《未定事件簿》解锁“游戏+文旅”新体验 驻足回望,在莫高窟见证一眼千年的璀璨壁画;穿越风沙,在丝路上追寻被时间尘封的秘密过往……近日,米哈游旗下游戏《未定事件簿》携手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推出联动活动“鸣沙踏歌”,通过特色“卡面”、创意海报和精美动画呈现,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沉浸式感受甘肃的壮美山河与深厚文化,以“游戏+文旅”的创意融合,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全新活力。《未定事件簿》携手甘肃文旅推出联动活动“鸣沙踏歌”甘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敦煌舞开山之作《丝路花语》春天来上海 中国舞剧《丝路花雨》是“敦煌舞”的开山之作,问世46年来久演不衰,至今活跃在舞台上。4月12日-13日,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演绎的《丝路花雨》,将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大剧场,再现丝路韵味、敦煌之风。剧照剧照1979年首演以来,《丝路花雨》步履不停,演出4000多场,将丝路风情与敦煌文化带到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朝鲜等40多个国家,观众超545万人次。这是一部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2025值得期待的舞剧盘点来了!哪一部是你的“心头好” 中国舞剧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现象级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些舞剧不仅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魅力,还通过现代舞蹈语言和创新编排,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现代艺术的探索,这些作品都值得期待。那么,2025年有哪些舞剧佳作继续巡演,又有哪些新作值得期待?南都娱乐为你盘点了这份舞剧清单,看看哪一部是你的“心头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蹈诗剧《只此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船舷距箱壁仅20公分!水下敦煌“南海一号”打捞时有多惊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 实习生 李雨鑫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在岁月的尘埃中探寻着人类的记忆与智慧。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在CCTV-9热播,讲述了六位考古学家非凡的考古故事。这六位考古学家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从22岁到60岁,孙键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十多年是和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一起度过的。这些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冬日敦煌 文|王淼2024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在敦煌雷音寺。那日天寒,大概零下五度。我到的时间很早,寺院很安静,只有一位僧人拿着竹帚沙沙地扫着地。彼时日阳虽出,天边却犹挂着月。本以为寺庙不大,没料到里边屋舍重叠,一进一进非常广阔,再加上视野平远,可以看见远处的鸣沙山。院里有一块横向大石,上书“大唐高僧玄奘东归行经处”,玄奘西行时从瓜州出玉门关,而东归时从敦煌返回中土。庙里有复制的大幅敦煌壁画,可以细品慢看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敦煌市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夏生福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敦煌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采取工程治沙、封沙育林(草)、沙化土地封禁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