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我们的春节|情牵故乡 味忆当年

年终岁尾,春节的跫音渐近,那熟悉而幽渺的年味,仿若丝丝缕缕的暖烟,自心底袅袅升起,萦绕周身,轻拨着记忆的琴弦。于我这漂泊异乡的女儿而言,春节宛如一场难以抗拒的归心之旅,向着故乡那温暖的港湾急切奔赴。我的故乡江苏淮安,过春节也很隆重。儿时的春节,是心中最为炽热绚烂的憧憬。腊八的粥香尚在舌尖萦绕,年味便似被一双无形巧手悄然撩拨,在忙碌的筹备中迅速氤氲开来,弥漫到家宅的每个角落。彼时,一身崭新的衣裳、满

聚焦漂泊命题 小说集《装脏》新书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家林树京创作的小说集《装脏》日前在北京举办新书分享会。《装脏》全书由六个故事构成,分别为《装脏》《坠落》《空游》《手中之海》《红土路》《夫人妈》。这六个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几位主人公在故乡与异乡之间兜转前行,串联起一代人的漂泊群像。小说集《装脏》。出版方供图 在《装脏》中,怀揣电影梦的青年林北树,一心想要在北京扎根,他以故乡为原点出发,

《苍山》:故乡的味道从未消散

你知道上海的大蒜主要来自哪里吗?据统计显示,山东兰陵(原名苍山)是上海市场中大蒜的主产地,也是青年导演张帆的故乡。曾经有数十万苍山人为了生活与梦想奔赴上海,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不少人在蔬菜经营领域扎根。由张帆执导、郑大圣监制、郭柯宇主演的电影《苍山》,讲述了一个关于故乡与漂泊、回归与迷失的故事,并入围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张帆与多名主创一行日前来

全球新春走笔|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3日电题: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单玮怡法兰克福冬日午后,寒意尚未消散,市中心卫戍广场人声鼎沸,洋溢着节日的欢庆。1月31日,法兰克福迎来首届春节庙会,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法兰克福举办的首个大型新春庆祝活动。庙会舞台上,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写有“四海同春·华星闪耀”的金色横幅在阳光下熠

记者手记:黄旭华的两个愿望——“山那边”和“回故乡”

新华社武汉2月9日电(记者余国庆、潘志伟)多次采访黄旭华院士,也多次拍摄他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影像,但2月7日,记者站在以往经常采访拍摄黄老的走廊里,这一次看到的却是因保密贴在门上的封条,恍惚中突然意识到,这位一生“为国铸剑”的老人,在前一天晚上,真的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办公室。从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处得知,黄旭华生前有两个愿望,一是回广东家乡看看,二是到延安革命旧址走走。“三年前,回广东老家省亲,他真的

填仓节远,萁馏味长

文|于周波在岁月长河中,总有一些传统节日和美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便是这样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民间传统节日。填仓节,也叫填仓日,是正月里继庄稼生日(正月十一)、麦子生日(正月二十一)之后农民祈盼五谷丰登的又一传统节日,也是正月里最后一个民间节日。旧时,每至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户户会在天井或场院上,用草木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粮囤形状,寓意粮仓,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祈愿

全球新春走笔|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3日电 题: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单玮怡法兰克福冬日午后,寒意尚未消散,市中心卫戍广场人声鼎沸,洋溢着节日的欢庆。1月31日,法兰克福迎来首届春节庙会,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法兰克福举办的首个大型新春庆祝活动。庙会舞台上,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写有“四海同春·华星闪耀”的金色横幅在阳光下

媒体谈节后分离焦虑症:不能忽视那些留守故乡的老人与儿童

据2月3日上观新闻报道,春节假期,人们走亲访友、聚会娱乐,尽情放松。但假期即将结束,不少人却陷入了情绪低落、疲惫焦虑的状态,这就是“节后综合征”。每年春节长假之后,不少人都会受到“节后综合征”、分离焦虑症的困扰。例如,从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回到单调的日常生活,这种转变让人难以适应。再如,假期的聚会与娱乐让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复工后可能出现疲惫、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短暂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