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

200个号秒没?泓湖私募新产品被疯抢,all in国债业绩持续性被打问号

财联社1月21日讯(记者 吴雨其)近日,被投资者戏称为“前夫哥”的梁文涛再次引起热议。有业内人士在爆出,梁文涛的新基金产品销售火爆,投资者争相抢购。“泓湖梁博的新上线200个号已经没了!”该人士称。财联社记者发现,泓湖私募在2024年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旗下产品去年收益均值达到了66.83%,收益中位数达到85.74%,突出的业绩也解释了为何新产品受到追捧。上述人士还指出,“梁文涛2024年业绩

公募REITs市场迎复苏行情,基金公司提示溢价风险,业内看好配置价值

近期,A股春季躁动行情来袭,市场各类资金活跃,公募REITs这一新兴市场也迎来复苏行情。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2月12日收盘,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年内累计上涨8.86%,明显跑赢主流宽基同期涨幅。目前市场上60只公募REITs中,59只二级市场价格年内实现上涨。业内分析指出,随着国内债券市场利率逐步下降,寻找高收益低风险资产变得愈发困难,这使得分红稳定、流动性高的公募REITs成为了理想的投资

75只基金分红超亿元!债基成主力,QDII基金分红同比增幅超1220%

2025年以来公募分红同比增长逾1倍,债基成分红主力。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月26日,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分红921次,分红金额达359.72亿元。而在2024年同期,公募基金合计分红529次,分红金额为176.66亿元,今年以来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4.10%、103.62%。具体来看,债券型基金成分红主力。2025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合计分红685次,分红金额达246.38亿元,

理财规模“旺季不旺”,新发产品业绩基准下限未来或降至2%以下 |银行理财观察70期

财联社2月7日讯(编辑 杨斌)理财收益的下滑趋势进入2025年后仍在延续,叠加年末取现等因素影响,1月理财规模下降了约2000亿元,与往年的季节性变化相反。业内预计,2025年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可降至2%以下。为应对极致的“收益荒”,理财在拓展多资产外,也可能会加强与公募基金的合作。理财规模“旺季不旺”,业绩基准持续下滑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1月银行理财规模下降了约2000亿元,存续银行理

逢高兑现英伟达?但斌海外持仓曝光,称最大机遇仍是人工智能

知名私募但斌旗下基金公司海外持仓曝光。近日,但斌旗下的海外子公司东方港湾基金公司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提交的美股持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该公司持仓总市值为9.95亿美元,较去年三季度的9.69亿美元小幅增加。根据SEC规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基金经理,必须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公布一份名为“13F

未达预期收益,肉制品生产商丹麦皇冠关闭平湖工厂

2月27日,肉制品生产商丹麦皇冠(Danish Crown)宣布,已决定关闭其位于平湖的工厂并裁员112人。该公司表示,这处2019年开业的工厂是公司拓展中国业务计划的一部分,但未能成功产生预期收益。丹麦皇冠首席财务官Anders Aakær Jensen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表示遗憾,称接下来将评估出售工厂和转移工厂设备两个选项。“公司倾向于出售工厂并已签署意向书,预计需要几个月达成最终协议。”

投教·理财|差一分钟都不行,春节资金不“站岗”,收好你的假期理财攻略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为避免年终的收入“资金站岗”,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做起功课。面对市面众多的理财和存款产品,怎么买能获得更多收益,何时买又更划算呢?稳字当先,存款仍是主流选择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存款仍然是主流选择。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优先推荐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等存款产品。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唯品会第四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5.70元人民币 超过预期

【唯品会第四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5.70元人民币 超过预期】财联社2月21日电,唯品会第四季度净营收3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预估318.9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每ADS收益5.70元人民币,上年同期5.79元人民币,预估5.26元人民币。活跃用户数4,570万,同比下降5.8%,预估4,654万。

乌克兰提议用俄冻结资产收益为乌生产武器

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国防部官网发表声明称,乌克兰提议与法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并根据乌方需要生产武器。乌克兰同时提出几个项目,并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收益作为资金支持。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博耶夫表示,乌克兰当前迫切需要防空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同时需要现有系统的拦截导弹、重型装甲车以及弹药。博耶夫称,乌克兰的需求仍然很大,冲突前线局势瞬息万变,乌克兰需要快速的解决方案。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