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市场

证监会发布第一批行政指导性案例

2月21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证监会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布第一批行政指导性案例。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这4宗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主要违法类型,体现严肃整治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的决心,彰显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监管态度。李明说,对于执法个案中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法益平衡等具体问题,证监会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既做好“技术判

最高检: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多发,部分行为人利用信托计划等金融工具实施犯罪

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举行“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工作进展和成效。▲图据视觉中国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表示,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看,证券犯罪具有“两多一复杂”的特点。一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部分行为人利用信托计划、场外期权等金融工具实施犯罪,场外配资、专业操盘、

过去三年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

记者从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2月21日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新华社)

证监会:操纵市场类案件正呈现新特点,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

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不断丰富、市场深度不断拓展,操纵类案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何艳春指出,一是从利用资金优势的传统“坐庄型”操纵向基于特定时段和关键时点的短线化操纵演进;二是借助配资资金或资管产品实施“加杠杆”、游资抱团

证监会发布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2家涉案上市公司已退市

2025年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4宗证券行政违法案例,其中行政违法案例选取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重点案件类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件,彰显“零容忍”、严监管理念。南都·湾财社梳理发现,4宗违法案例涉及了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宜华生活、泽达易盛以及梅花生物。目前,除梅花生物外,其余两家上市企业均已退市。案例一:宜华生活指导性案例1号的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企业存在三项违

过去三年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

记者从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2月21日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新华社 记者刘硕、邢拓)

过去三年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

记者从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2月21日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

经济日报:莫让AI成为操纵市场的工具

“某公司持股DeepSeek”“某公司战略投资DeepSeek”“某公司与DeepSeek有业务合作”……近段时间以来,大量不实信息以截图形式在各投资平台传播,引得涉事上市公司相继发布澄清公告,掀起不小风浪。看似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的信息,竟是谣言。难免令人生疑,是技术漏洞,还是故意为之?是否存在市场操纵?技术漏洞,确有可能。AI大模型底层运行逻辑,即基于投喂的“食材”生成内容,如果不是真材实料,甚

经济日报:莫让AI成为操纵市场的工具

【经济日报:莫让AI成为操纵市场的工具】财联社2月27日电,经济日报文章称,让AI回归良性工具的本质,避免成为股市谣言制造机,治理的步伐须紧紧跟上。开发公司应担起责任,针对性升级优化大模型,把好数据关,练好防骗术,减少技术漏洞的发生;监管部门应不断更新监管手段,防范潜在风险,并立好规矩,明确红线,推动科技向善;上市公司应加强舆情监控,对涉及本公司的虚假消息要及早公开澄清,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投资者

过去三年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

记者从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2月21日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记者刘硕、邢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