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

生态环境部:将全国386.7万家排污单位纳入管理,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表示,排污许可制是党中央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性安排。生态环境部努力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核心制度,持续推进全面实行。具体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王志华一是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制订分类管理名录,发布80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45项自行监测技术指南、22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指导各行业有序

宁波宁海回应“企业排污致养殖户鱼群死亡”:正协调补偿纠纷

近日,浙江宁波有网友发视频称,宁海县杨梅岭水库“因有施工企业违规排污,造成养殖户数万斤鱼死亡”。2月27日,南都记者获悉,宁海县水利局回应称,视频所反映情况发生于去年9月,该局已多次组织施工单位和养殖承包户进行协商,因双方对责任认定、补偿比例标准存在争议,尚未达成一致。相关视频截图。2月27日,宁海县水利局发布通报称,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杨梅岭水库出现鱼群死亡的视频,引起舆论关注。经核实,该

生态环境部:去年指导全国完成环评审批12.95万个,涉及总投资21.9万亿元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表示,一年来,生态环境环评工作围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王志华一是深化制度改革见成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源头预防的基础性制度,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规定,强化制度落实。排污许可是固定污染源监管的核心制度,三中全会强调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首场视频直播发布会,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1月2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也是该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以来的首次视频直播发布。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介绍的三类问题,均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领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源头预防的基础性制度,排污许可是固定污染源监管的核心制度,环评是源头预防的主体性制度,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王志华说,这三项制度要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1、

我国已建成宁静小区2132个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12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为推动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推动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噪声污染是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热点。近五年来,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生态环境部不断夯实声环境管理基础,加快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持续

环境部:压减环境影响不大、能够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项目环评数量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强对环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环评造假仍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环评造假的全链条防控?1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针对资质取消后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零容忍”,严惩重罚、综合施策,既猛药去疴,严打典型案件,又努力完善机制,在制度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推动环评打假进入遏增量、清

网民反映黑臭水排入长江,重庆江津通报

据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江津发布”2月18日消息,2月16日19时许,有网民朋友在短视频平台反映珞璜安家溪存在水体污染问题。江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生态环境局、珞璜工业园于当晚21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2月17日上午,区政府副区长杨玉书组织相关单位赴现场调查处置。2月17日下午,区委书记唐大军、区长赵光平召开专题会,进一步研究部署处置工作。 经初步核查,网民反映的污水溢流安

环境部今年首场发布会全程视频直播,环评司新司长亮相答记者问

2025年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加强源头预防与过程监管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首次亮相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王志华此前曾担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二年),生态环境部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办公厅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督察专员等职务。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发

双语早读|全国共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

生态环境部2025年2月12日称,为推动解决噪声污染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China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2,132 "quiet commun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s part of its efforts to tackle noise pollution, the Ministr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