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升:百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很多中华老字号品牌不仅是中国商业发展的缩影,更是许多中国传统技艺的见证。它们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也连接了无数人的记忆。让我们走进其中一家中华老字号品牌——内联升,一起去探索足尖的国家级非遗技艺。记者:解文韬、陈泽鹏、高菲菲、谢晗编辑:胡锦文、李依维(实习)、宋依莹(实习)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这一站,济南!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明湖市集玩转新春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尾声,济南文旅集团重点打造的"明湖市集"活动也圆满收官。“明湖市集”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及2025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市集自正月初一起,通过非遗展演、民俗体验等特色活动,在大明湖畔绘就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节日画卷。“明湖市集”活动期间,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程动态监测参与项目的运营情况,实时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三星堆文物特展亮相横琴,琚翠薇非遗和香技艺同台展示 2025年1月“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展览,吸引了众多文物爱好者和历史文化学者前来观展。展览中,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成为亮点。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蜀文明的机会。从精美的青铜器到神秘的玉器,从生动的陶俑到独特的金器,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展还邀请了广东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歙县吴氏:有恒心 立恒业 安徽歙县一个水墨画般的地方这里曾是徽州府治所在地白墙灰瓦间坐落着一个古老的家族吴氏家族这是《史记》中所载的三十世家中的第一个世家位于歙县昌溪村的吴氏祠堂里还陈列着一方“第一世家”匾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尽管得过皇帝的赏赐吴氏家族却立下祖训只可读书 不可入仕读得好的 培养成后世楷模资质平庸的则学一份可操持一辈子的手艺这就是立恒业徽州有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时候想要在此立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皮影戏、英歌舞、评书……春节“限定版”尽显传统村落独特魅力 央视网消息:独具匠心的宅院民居,丰富多彩的乡风民俗,广博深厚的人文底蕴。春节期间,超过4500个传统村落纷纷启动特色节庆活动,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春节期间,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的北京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游客触摸色彩斑斓的琉璃制品,见证琉璃煅烧的古老技艺,感受京郊乡村独具特色的浓郁年味。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的不止是年轻人。来自奥地利的阿明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寻年味|叮咚!拜年啦!前方向你走来的是山东“非遗代表团” 编者按: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那么过年,过的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年味?山东各地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年俗呢?从腊月廿三开始,大众新闻客户端每日推出一期“非遗里的山东春节”,带您一起寻年味儿。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来礼多人不怪~~鞭炮齐鸣,辞旧迎新蛇年到!今天我们召集了山东“名人”为大家送上满满的新年祝福各位亲朋好友,请就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非遗里的年俗年味---五莲割花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日照报道当过年遇上非遗,又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年味呢?针线为媒,巧手纳绣,五莲割花非遗传承人闫秀荣用割花手艺制作了蛇年专属的荷包,带着古朴、原始的本色,威武中透着一股憨态,寄予了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五莲割花介绍:五莲割花讲究传统的纯手工制法,共有六道步骤,分别是:棉壳制作、固定小样、设计图样、加衬制模、挑彩纳绣、分割开绒。其中,“割”作为五莲割花的核心特征,就是将一幅绣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枣庄台儿庄莲花锦帽非遗传承人赵瑞雪打春为市民送立春鸡 大众网记者 张天力 通讯员 李瑞刚 枣庄报道昨日立春,枣庄市台儿庄区鲁南赵氏运河莲花锦帽传承人赵瑞雪女士,将个人缝制的打春鸡送给市民。赵瑞雪是台儿庄区泥沟镇冯湖村的一名普通农民,打小心灵手巧,对堪称“女红”的缝绣手艺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年轻时,赵瑞雪就喜欢裁剪、缝绣、织毛衣,结婚后更是不闲着,家里大人小孩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她亲手做的。当然,邻居们也都没少跟这位“巧媳妇”沾光,好多孩子都穿过她缝制的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非遗里的春节|在掐丝和点蓝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陈晨春节期间,林小洁和工作室内的多名员工忙个不停。设计图案、掐丝、点蓝……经过多道工艺,一件掐丝珐琅作品才算制作完成。作为济南掐丝珐琅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小洁和团队也为蛇年制作了《如意蛇》等多个作品。随着春节在蛇年来临前的申遗成功,林小洁说,这让她更有底气和自信去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林小洁展示作品《如意蛇》或许很多人对掐丝珐琅感到陌生。林小洁介绍,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非遗里的春节丨小小鼻烟壶,方寸绘乾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开智在不足盈掌的鼻烟壶内,一支弯钩笔勾勒出山水人物,方寸之间尽显天地——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内画鼻烟壶的独特魅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内画鼻烟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衍保,听他讲述这门“反手乾坤”的绝技。内画鼻烟壶起源于鼻烟,盛于清朝中期。据王衍保介绍,鼻烟本为西方舶来品,传入中国后,其容器逐渐本土化,演变为可随身携带的袖珍艺术品。至清朝中期,匠人以特制弯钩笔在壶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