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北京征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涵盖智能制造等领域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27日从力促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一揽子政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当前,北京正在征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重点面向医药健康、集成电路、交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特色智能专用装备、高端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前沿领域关键设备8个领域征集首台(套)产品。对于认定为首台(套)的产品,将对研制和应用企业给予相关政策和服务支持。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新春走基层,核电铁军“重整行囊”再出发
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全年市场开发额超过360亿、项目履约捷报频传、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企业文化升级成效显著、冠军奖杯闪耀全国赛场……翻开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核电公司”)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起笔不凡、落笔精彩。电建核电人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用智慧和汗水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亮的奋斗印记。“红色引擎”激发澎湃动力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工程高标准履约,强化工
六部门:力争到2030年我国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
【六部门:力争到2030年我国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财联社2月25日电,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2月24日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
促进外贸稳增长!长沙海关发布28项措施
华声在线1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鼎峰)20日下午,在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沙海关对外发布了促进湖南外贸稳增长的28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四个方面,旨在打出稳外贸、促便利的“组合拳”,为湖南外贸保稳提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作出积极贡献。在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方面,进一步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口岸海关仅对货物外包装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待货物运抵后,再由目的
“中国防务”展团携前沿技术装备亮相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和海军防务展17日在阿联酋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中国的军贸企业也携最新军事装备和技术参展。总台记者 魏然:在本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展团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之一。在我身后,醒目的“中国防务”标识之下,来自中国的军贸公司集中亮相,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全球和平与安全提供中国方案。现场近60家中国军贸公司展出的各类装备,既涵盖陆、海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一、“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成套技术装备“国和一号”是依托“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该项成果形成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反应堆主冷却剂泵、堆芯仪表系统、超大口径主蒸汽隔离阀等关键技术装备,填补了我国核电产业多项技术
十一部门: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铜产业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展望2035年,产业链水
权威部门解读《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海洋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能系统。海洋能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
进博会迎来集中签约!涵盖先进技术装备、高端零部件等领域→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这两天,第七届进博会迎来集中签约,涵盖先进技术装备、高端零部件、天然气等多个领域。在昨晚(6日)举办的第七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大会上,80家企业及机构集体签约第八届进博会。截至目前,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80家企业及机构“抢鲜”预订第八届进博会,签约展览面积近5万平方米。第八届进博会签约企业 爱尔康公司中国区总裁 柯瑞德: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