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

最高检着力监督纠正趋利性执法 办理跨省审查逮捕起诉案件须省级检察机关审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葛晓燕表示,最高检始终将监督纠正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重中之重,指导各省级检察机关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抓紧抓实。发布会现场。最高检供图据介绍,地方各级检察机

携手共绘服务景 奋力护航启新程

岁末年初,元旦佳节如期而至,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也迎来了一场“大考”。在这个关键阶段,营销、专卖、物流三大部门紧密携手、协同作战,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为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转、助力元月销售全力以赴,共同描绘出一幅齐心协力的动人画卷。用服务点亮市场,奏响暖心旋律客户经理们未雨绸缪,提前深入市场各个角落,通过与零售客户面对面沟通、收集市场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且细致地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零售客户的实

首架包机抵达!首批200名缅甸妙瓦底涉诈犯罪嫌疑人今天陆续押解回国

2月20日,随着中国民航包机陆续降落在江苏南京国际机场,缅甸向我遣返的妙瓦底地区首批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我公安机关押解回国。此次行动是中缅泰开展执法合作取得的标志性重大战果,充分彰显了三国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国犯罪、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针对当前缅甸妙瓦底地区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公安部持续加强与缅甸、泰国执法部门的执法合作,全力推动联合打击工作。今年1月底

难怪中国需要海警执法母舰!日本将造3万吨巡逻船,瞄准钓鱼岛?

在中国东海钓鱼岛问题上,经过多年的努力,钓鱼岛及其邻近海空域的实控权已被我们牢牢掌握,中国海警执法部门可实现每年对钓鱼岛不低于350天的持续巡视。不过,日本显然并不甘心就这样罢手,其妄图以新型装备开启与中国海警的新一轮博弈。日媒公开的3万吨级巡逻船效果图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将在明年启动建造“有史以来最大的多用途巡逻船”,按照项目规划,该船全场约200米,总吨位高达3万吨。相比起标准排水量

为躲避处罚,两司机躺马路爬警车撒泼,还辱骂民警!处理结果来了

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法时,执法对象进行谩骂、侮辱、诽谤甚至是暴力袭击,这种行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执法活动,还严重损害了法律权威和尊严,违法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日前,晋江市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被告人尹某、赵某驾驶大货车因故意遮挡号牌、超载等问题被交警查获时,竟阻碍民警执法,最终因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刑。2019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尹某、赵某驾驶大货车因故意遮挡号牌、超载等问题,多次被交警

公安部:“颜十六”到案

近期,多名中国公民被骗至泰缅边境后遭非法拘禁、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开展人员解救和案件侦查调查,同时派出工作组赴境外开展工作。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26日从公安部获悉,经公安部工作组和我驻泰使馆全力工作,在泰执法部门协助下, 相关案件的重要犯罪嫌疑人颜某磊(网名“颜十六”)到案并于1月25日晚回国。目前,公安机关

3月1日起,暂别江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行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流域禁渔期制度的通告》等规定,自3月1日起,温州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将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包括鹿城区、永嘉县、瑞安市、平阳县等10个县(市、区),涉及全市700余艘内陆渔船。据悉,本次禁渔期自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在此期间禁止除娱乐性游钓以外的所有作业

6名中国公民在菲律宾遭绑架,主要嫌疑人落网!事发已逾一年

2月6日,南都记者获悉,菲律宾反绑架警察大队日前在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在近期的执法行动中,一名参与多起绑架案的男子落网。根据警方记录,该男子也是一起中国公民在菲律宾遭绑架案的主要嫌疑人。南都此前报道,2023年10月30日凌晨,包括6名中国公民和3名菲律宾公民在内的9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区南部一个高档别墅社区内被绑架。落网男子。菲律宾反绑架警察大队发布的公告显示,在一次执法行动中,约翰

长江边的“法治小课堂”开讲啦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卓文 周慧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四周年前夕,长航武汉公安汉南派出所联合武汉市经开区打击长江非法采砂专班、纱帽街道河湖办于2月23日至24日开展“长江大保护”联合巡查行动,通过“执法+宣防”双轨模式,为长江生态保护注入新活力。上午10时,两艘执法艇对汉南纱帽段重点水域拉网巡查,执法人员仔细检查每一艘砂石运输船舶,遇到违规垂钓的群众,立刻上前劝阻,并向违规垂钓群众及携带

新规施行已满两个月 广州“电鸡之困”破解了吗?

中山大道上许多“电鸡”车主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广州交警路面查车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柳卓楠 郭思琦《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已实施两个月,广州“电鸡之困”改观了吗?“让电动自行车‘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2025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强调;2025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中,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减少闯红灯等严重违法现象”的民生项目也高票入选。“电鸡围城”是当前广州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难题